-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传统文化对林则徐“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
传统文化对林则徐“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
传统文化对林则徐“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
田田叶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北京100871\
摘要:林则徐是我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在晚清统治岌岌可危、国家民族面临重大生存危机之时,在经世致用思潮的影响下,林则徐开始以不同于以往的视角看待西方世界,开始思考有效的救国救民方略。他关注现实,注重实效,尝试了解西方、学习西方、变通自己,开始了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步伐。这些行为有着明确的目的性和功利性,即壮大自己而“制夷”,在“制夷”中得以振兴富强。但是,近代经世致用思想是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等传统思想的内在发展,作为统治阶级,作为君主专制统治的维护者,林则徐的思想又不可避免处于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框架中,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也有着明显的局限性。
关键词:林则徐;经世致用;传统文化
一、引言
19世纪初叶,中国君主专制社会已从“康乾盛世”的顶峰上往下跌落,传统思想的两大支柱“宋学”与“汉学”也逐渐走向穷途末路。而产生于明末清初的经世致用学风却受到社会的注重。这种经世致用思想的兴起,正是当时专制统治阶级内部思想变革的主要表现。嘉道年间,针对当时社会的破败和汉学的僵化,经世致用思潮再次兴起,意在改革时弊,学以致用。鸦片战争前后,内忧外患纷至沓来,君主专制社会危机四伏。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促使一批眼光敏锐的知识分子,进一步探索和寻找中国社会摆脱困境与危机的良策。( )他们以传统经学为依托,以匡时救世为己任,对内主张整饬吏治,改革弊政;对外提倡学习西技,抵抗侵略,从而逐渐在地主阶级中形成一股经世致用的社会思潮。林则徐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二、林则徐的经世致用思想
林则徐在中举前,就读于福建鳌峰书院,受到该院注重“明礼达用之学”理念的影响。他在1811年中进士入翰林院,在那个时代,一方面是乾嘉汉学盛极一时,诸多士子或是埋头于注经考据,或是著书空言以对;另一方面则是士大夫们或者只注重儒经的章句集注,或者干脆为官不去读书,而去应酬各类交游。主持福建鳌峰书院的教习郑光策便指斥,“近日学者,气习污下,奔竞卑鄙”。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鳌峰书院格外注重培养学生对真才实学的追求,尤其是林则徐的导师郑光策更为注重经世致用的学风,这是林则徐后来将这一思想贯穿于夷务处理的重要原因。
林则徐的经世致用思想体现在多个方面。例如,他提出“民惟邦本”,关心民情,在江苏等地革除弊政、兴修水利,并对吏治、盐务、漕运等作了有益的改革,对赈济灾荒不遗余力,被民间誉为“林青天”;另外,他致力于探究当时社会面临的两大问题:解决鸦片危害及由此而引起的社会和统治危机。相对于龚自珍、魏源等偏重于理论的经世思想者而言,林则徐显得更加实干,他通过实践从一个单纯匡时济世的封建士大夫成为学习西方、师夷制夷、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在中外形势急剧变化下,林则徐认识到知夷情、办夷务的重要性,他组织翻译外国报刊书籍,编辑《华事夷言》、《四洲志》等书报,支持魏源编写了《海国图志》。在与英人的交往中他逐渐认识到,中国的武器技术水平太过落后,与洋人根本不在同一等级,他在致友人的私函中曾经写到:“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彼之放炮如内地之放排枪,连声不断。我放一炮后,须辗转移时,再放一炮,是技不熟也。”于是他大力推动购置洋武器,增强中国军队的战斗力。从以上行为中我们可以看到,在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下,林则徐强烈地不满于当时空疏无物的学风与官风,主张通过学习西方实实在在的先进技术,强国保国,从而有效地抵御外夷的侵略。
三、林则徐经世致用思想的传统文化烙印
林则徐虽然在对待夷务时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夷夏之防”的观念,主张从西方的富国强兵之道中探索“制夷”之道和救国救民的真理,“采西学”、“制洋器”。但他作为专制统治阶级的一员,终究无法挣脱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深刻影响。
首先,中国自汉唐盛世以来,某种民族优越感已深深植根于传统文化中,这种传统观念有着极强的感染力与延续性。虽然与大部分传统知识分子相比,林则徐已经一定程度上意识到了中国的相对落后,但其骨子里“天朝上国”的优越感依然不可否认地存在着。对待英国以鸦片贸易之名掩盖侵略意图的行径,他认为“知彼万不敢以侵凌他国之术窥伺中华”,(至多不过是)“和约夷埠一二兵船,未奉国主调遣,擅自粤洋游奕,虚张声势”。在外国军队实力问题上,他认为“夷兵除枪炮之外,击刺步伐俱非所娴,而腿足裹缠,结束严密,屈伸皆所不便,若至岸上更无能为,是其强非不可制也。”“英国要攻中国,无非乘船而来,它要是敢入内河,一则潮退水浅,船胶膨裂,再则伙食不足,三则军火不继,犹如鱼躺在干河上,自来送死”。更令人咋舌的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妇科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管理中国专家意见(2025年版)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卫生部修订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全文).pdf VIP
- 学术论文写作与规范课件(1).pptx VIP
- 2025年济南市中考英语试题卷(含答案解析).docx
- 【《社交媒体对旅游目的地营销传播的影响实证研究》20000字(论文)】 .pdf VIP
- 【安全类】卸料平台监理实施细则.docx VIP
- 标准图集-08SS523-建筑小区塑料排水检查井.pdf VIP
- 富士达各功能电梯地址码(1)(1).pdf VIP
- 建筑地面工程防滑技术规程.docx VIP
- 乡村振兴及人居环境整治工程施工图设计总说明.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