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我国西北地区的范围 (1)从地形区上看:大致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包括内蒙古 高原、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等。 (2)从行政区划上看:大致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 (3)从气候上看:位于非季风区年平均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的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 (5)控制人口增长 控制人口增长 提高人口素质 (二)具体措施 建立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系统 利于防治荒漠化 (三)我国治理措施和经验 1、措施 2、治理荒漠化的典例——沙坡头草方格沙障 生物固沙、沙地飞播造林种草、小流域综合治理等 (1)沙坡头试验站采用什么措施来固定流沙? (2)这种措施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思考: (三)我国治理措施和经验 1、措施 2、治理荒漠化的典例——沙坡头草方格沙障 生物固沙、沙地飞播造林种草、小流域综合治理等 3、我国政府对西北地区的生态建设和荒漠化的防治 先后实施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防沙治沙等多项生态环境治理工程。 阅读P24 苏联垦荒区防治荒漠化的对策 图2.13 苏联垦荒区位置示意 1、根据图文资料,说明前苏联垦荒区土壤风蚀的潜在自然背景。并说明人们在生产活动怎样加剧了这个过程。 阅读P24 苏联垦荒区防治荒漠化的对策 图2.13 苏联垦荒区位置示意 2、分析前苏联实施的综合防护措施,你认为该地区防治荒漠化(土壤风蚀)的主要方向是什么? ·大面积推广土壤保护耕作制度 ·推广农作物的休闲轮作制 ·营造农田防护林带 ·保留残茬,积雪保墒 抗旱 防风 保水 保土 保肥 阅读P24 苏联垦荒区防治荒漠化的对策 图2.13 苏联垦荒区位置示意 3、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前苏联垦荒区防治荒漠化的对策与措施可以被我国的哪些地区所借鉴。 小结 2.1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一、荒漠化 1、土地退化的形成 2、荒漠化 (1)概念 (2)形成 (3)主要表现 (4)影响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西北地区 1、范围 2、地貌特点 3、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干旱 三、荒漠化形成的原因 1、自然原因 2、人为原因 小结 2.1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四、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1、荒漠化的防治内容 2、荒漠化的防治原则 3、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和治理重点 4、治理措施 (1)合理利用水资源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3)调节农、林用地之间的关系——宜林则林,宜牧则牧 (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5)控制人口增长 5、我国治理措施和经验 练习 例题 1、下列不能用以指示荒漠化迹象 的是( ) A、气候干旱少雨 B、地表反射率增加 C、生物生产力下降 D、土壤紧实度增加 A 2、下列荒漠化问题与所对应的地区,正确 的是 ( ) A、江南后陵—次生盐渍化 B、西南喀斯特地区—红漠化 C、西北干旱地区—沙漠化 D、黄淮海平原—石漠化 C 大兴安岭以西 昆仑山 阿尔金山 古长城以北 大兴安岭 阴山 贺兰山 巴颜喀拉山 冈底斯山 中国干湿地区 800mm 400mm 200mm 西北地区 * *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二章 分析思路 区域自然环境概括 区域生态问题 区域生态问题产生的原因 区域生态问题的防治 月牙泉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二章 一、荒漠化 植被破坏 地表裸露 风沙侵蚀 水土流失 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流失 土地生产力丧失 土地退化 土地退化产生的地区: 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 土地退化原因: 土地退化表现: 1、形成过程: 土地退化 自然和人为原因 耕地、林地、草地等退化 一、荒漠化 2、含义: 荒漠化就是指发生在干旱、 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现象。 它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 主要表现在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 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1、范围 2、地貌特点 3、自然特征——干旱 三、西北荒漠化的原因 4、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 巧记 (一)自然原因 气候干旱少雨 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 大风日数多且集中 1、基本条件: 2、物质基础: 3、动力因素: 你是风儿,我是沙,加上干旱的他,点缀荒漠化 活动P17 根据图2.3,分析说明荒漠化形成过程中各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图2.3 荒漠化效应和水-气-生相互作用 图2.3表示了荒漠化的恶性循环,说明了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二)人为原因 1、来自于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三、西北地区荒漠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1土木工程材料墙材和屋面材.ppt
- 1甜菜夜蛾预测预测报调查规范.ppt
- 2012第三章第四讲.ppt
- 2012年建筑节能工程施工培训88p课程教程.ppt
- 201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配套课件:51农业区位与农业地域类型.ppt
- 2中国人文地理高三一轮复习.ppt
- 2013年数学高考复习备考策略.ppt
- 2013培训教材彩宝碧玺篇.ppt
- 03单体支柱工作面的支护设计.ppt
- 2013声波透射法讲义蔡洪美.ppt
- HB8355-2013(2017) TC4螺纹公差带6E头部2个保险丝孔MJ长螺纹六角头螺栓.pdf
- DB3301T0500-2025 气象灾害防御等级评估规范.pdf
- TCEC- 电力行业用防尘防毒用品效果评价细则.pdf
- SNT2763.6-2014 红土镍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6部分:镍、钙、钛、锰、铜、铬、锌、磷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pdf
- HB8321-2013(2017) A286光杆公差带F9MJ螺纹十字槽平头螺栓.pdf
- SNT2206.10-2014 化妆品微生物检验方法 第10部分:金黄色葡萄球菌 PCR法.pdf
- TQCSA9-2025 野生冬虫夏草和人工虫草鉴别技术规程.docx
- JBT11959-2025 机械密封用硬质合金密封环.pdf
- HB8386-2013(2017) GH2132带沉头窝的MJ螺纹十角自锁螺母.pdf
- HJT317-2006 清洁生产标准 造纸工业(漂白碱法蔗渣浆生产工艺).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