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名概念汇总考研前必会题如何把握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doc

传播学名概念汇总考研前必会题如何把握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传播学名概念汇总考研前必会题如何把握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

传播学分析 P1 传播学教程大纲 P3 名词解释 第一章 P11 第二章 P12 第三章 P13 第四章 P14 第五章 P15 第六章 P17 第七章 P19 第八章 P21 第九章 P23 第十章 P25 第十一章P27 传播基本概念百题 P29 传播学考研考前必会的50题 P47 如何把握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P49 传播学分析 出题 具有知识点的知识 有可能花时间看看何人出题,可参考其论文风格答题 各老师的论文可从中国期刊网上用名字搜索 出什么题(150分) 名词解释:20%,4-5题 简答题:20%,2-3题 综合题:60%,2-3题 名词解释:一易、三中、一难 易:基本概念 中:每节中的重点难度。如P125“信息环境”;形象易记的,如“容器人”、“电视人”、“主我客我”等 难:藏在段落中间没有所谓总结,需要自己概括的。比如“把关人” 简答题: 做简答题的知识点较容易,特征:1、有要点;2、要点在3-4点,要点众多不出简答。如P139的“现代社会责任理论” 综合题: 大众传播,和经济有关的 关注热点、重大新闻。如SARS、孙志刚(弱势群体) 述志类:要求在字里行间写出志向,考的原理极少不是大原理。 内容 三本书之间的关系 传播学教程为核心,占70%-80% 传播学教程总序不看,第15章非常不重要。但有一年考到里面的概念“样本” 组织和新闻两本书考3题:“2名词解释1简答”或者“1名词解释2简答” 答题方法 名词解释 要求简洁、组织好语句关系 事物类:最好能答出事物定义的内涵和外延 事件类:背景、意义和主要过程 人名类:时间、地点及主要成就 简答题 答题技巧:每个要点写到句号为止,如果只是个词就做出解释 综合题: 当做作文来写,有开头,有结尾; 总体要求“通(语言通顺)、博(知识面广)、雅(笔迹清楚漂亮)”, 最好能引用唐诗宋词等做为点睛之笔,使整篇文章雅致,容易拿高分。 综合题考点: 和经济有关 和社会有关 自我发挥题,如述志类 传播学教程大纲 传播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一、如何把握传播概念 库利的传播定义P2;皮尔士的传播定义P2-3;施拉姆关于传播的定义P3 二、传播与信息 信息定义P4、社会信息的特殊性质P4-5 播的定义和特点 传播定义:社会信息系统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人类社会传播的五个特点P5-6 第二节: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规律的科学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P8 播的系统性:社会传播的五种类型(人内、人际、群体、组织、大众)P8 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社会信息系统的四个特点P10 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社会发展:传播障碍与传播隔阂P11;传播学的任务P11-12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与传播学 在人类交往活动的大系统中把握传播:马恩交往理论与美国传播学的本质区别P14-15 从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辩证关系中把握传播:精神生产精神交往与物质生产物质交往的辩证关系P16-17;精神生产精神交往的独立性和能动性P17-18 研究传播学,为中国的社会发展服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传播学的三个原则P18 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 第一节: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 动物社会的传播现象 动物传播的局限:动物传播的局限P24 劳动创造了人类语言:恩格斯关于劳动创造了语言的论述P26-27 人类语言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人类语言的四个基本特征P27 第二节: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 一、口语传播时代:口语(命名)出现的意义P29;口语的局限P29-30 二、文字传播时代:文字的出现P30;文字发明的意义P31 三、印刷传播时代:印刷术的发明(中国造纸印刷术、古腾堡印刷机)P31-32;印刷媒介的意义(施拉姆的论述及郭的补充)P32 电子传播时代:电子媒介的意义(时空和速度的突破、声音与影像信息系统的体外化)P33;电脑,电子媒介发展趋势(电脑、无线、通讯卫星和数字化技术)P33-34 第三节: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 信息社会的概念P35 媒介传播的进化与社会发展:哈特的媒介三分法P35-36 信息爆炸与信息社会:贝尔的社会发展三大阶段P37;托夫勒的三次浪潮P38;信息社会在经济结构上的四个特点P38 迎接高度信息化社会的到来:战后社会信息化的两个阶段(初级、高级)P39;社会“高度信息化”阶段的三个特点P39;世界各国建设信息社会(NII,GII)P39;我国信息化建设P39-40;对人类发展史的概要认识P40 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 第一节:符号在人类传播中的作用 符号的定义:永井田男的符号定义P42-43 信号与象征符:信号(signal)的特点P44;象征符(symbol)与信号不同的特征P44 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三类非语言符号P

文档评论(0)

14441686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