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幕遮》课、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苏幕遮》课、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苏幕遮》说课稿 怀宁县新安中学 孙敬先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苏幕遮》,现在从以下个环节来说说这首词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理念。   教材分析 《苏幕遮》目标  1.知识和技能  因声求气,感受诗词创造的意象和丰富意境,品味诗词的意境美; 吟咏诗韵,体会诗词的情感美 。 2.过程和方法  通过朗读、讨论、合作探究等方法,进一步掌握吟诵诗词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词人浓郁深切的思乡之情 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及本课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及作用,我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设计为: 重点 难点: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说教法新课程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①诵读讨论法 ②提问点拨法 ③自主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诵读感知,初步赏析。 1、学生自读词文,词感情。 2、指定学生读,学生评、教师评点。 3、教师范读,学生点评。 4、学生自读反复揣摩。 (你认为每句中哪些字词最富表现力,该重读,为什么这样处理?) 5几名学生分析怎样朗读。教师总结:注意,停顿、节奏。 7、这首诗的上下片内容分别是什么?(设计意图:从总体上把握词的内容和结构) (设计意图,在诵读中领悟词人的情感变化,从整体上把握本文主要内容和情感,并且力求共同提高师生的朗诵能力。 (三)合作探究,品味诗词语言魅力。 问题1:词的上片写景,上片的景中有哪些意象? 问题2:找出你最喜欢最欣赏一句,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得出结论并各抒己见,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学习方式,也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并使自己的赏析活动更活跃更丰富,更能体现出学生作为鉴赏主体的独特个性。 问题4、作者想起了故乡的谁?这种表达思念的方式有什么特别的?(师追问)“五月渔郎相忆否?”是从哪个角度写的? (师补充: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设计意图:古语道:“腹有诗书语自华”。背诵一定数量的优秀作品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这一环节的设置,就提高了学生背诵的积极性,实现当堂任务当堂完成。请从语言运用的角度,结合“因声求气”的方法来鉴赏[唐]白居易长相思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是“授之以渔”,并让学生及时有效地学以致用为强化学生对“因声求气”的方法的掌握,我就设置一道练习题。)课外作业: 背诵这首词 完成《导与练》同步作业中范仲淹《苏幕遮》赏析题。 (设计意图:读写结合,巩固所学知识,实现了能力的迁移) 七、说板书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形成以下的板书,这个板书可以帮助学生) 苏幕遮 周邦彦 景 燎香闷 鸟雀呼晴图 欢快荷欣喜 梦人芙蓉浦 《苏幕遮》 【原文】《苏幕遮》 燎沉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乾宿雨,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曰去?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因声求气,感受诗词创造的意象和丰富意境,品味诗词的意境美; 吟咏诗韵,体会诗词的美 。 .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①诵读讨论法 ②提问点拨法 ③自主探究法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自古以来,“荷”就是文人骚客钟爱的景物,周敦颐的《爱莲说》“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写尽荷花品格。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田田的叶子。像亭亭的舞女的裙。零星地点缀着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落上头今天我们学习另一篇咏荷名作------《苏幕遮》 二 1、学生自读词文,词感情。 2、指定学生读,学生评、教师评点。 3、教师范读,学生点评。 4、学生自读中反复揣摩。 (你认为每句中哪些字词最富表现力,该重读,为什么这样处理?) 几名学生分析怎样朗读。 教师:注意,停顿、节奏。 学生1:“燎沉香,消溽暑”情绪烦闷,声音低沉,语速稍慢; 学生2:“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转为欢快,声音清脆,节奏加快,情绪饱满; 学生3:“叶上初阳”三句,此人已经置身室外,视野开阔,境界清远, 诵读时语势要连贯,中音中速,“风荷举”重读,要读出英姿飒爽的感觉。 学生4:“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四句要放慢语速,以喃喃自语的感觉诵读出来。 学生5:“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人芙蓉浦”三句写词人梦回故

文档评论(0)

xciqshi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