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语言的威力.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语言的威力

语言的威力 美国一杂志曾评出百年来世界八大最具有说服力的演说家,希特勒赫然位居其列。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一百人》的作者哈特认为:“就其动员人民从事重大行动的能力而言,希特勒可能是人类史上最富于感染力的演说家。” 应当说,希特勒从一个默默无闻的下士成为一个世界知名的人物,全凭他的一张不烂之舌。 沉默寡言的少年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具有三寸不烂之舌的希特勒,少时却沉默寡言,羞怯怕生。这种性格按理说不应属于一位卓越的演说家。形成希特勒这种性格的原因有二:一是6岁弟弟的死亡在心理上造成了极深的创伤,给他的生活投下了一道长长的阴影;二是性格暴躁的父亲强迫他不得学习他喜欢的美术。如果说弟弟的死使希特勒变得孤独,那么暴躁父亲的强制则使希特勒变得沉默寡言。 希特勒在小学、中学都没有给老师留下能言善辩的印象。无疑,希特勒是有演讲天才的,但在沉默寡言的外表下面,老师难以发现这一天赋才能。只有一位老师似乎有所留意,但在评价时却用了一个贬义词:强辩。也许这位老师是在希特勒与别的老师或同学的争辩中发现希特勒这一才能的,所以才对希特勒有了“好强辩”的印象。 不过在了解希特勒的人中,还是有人发现希特勒小小年纪就具有演讲的雄辩才能。有人记得他念小学时曾利用其雄辩才能诱使孩子们执行他的命令。这虽是孩子们的游戏,但他却能一次次成功地把孩子们召唤在一起,玩得尽兴。——这里须提醒一句:希特勒在跟孩子们玩这类游戏时,他的弟弟还没死;打弟弟死后,这类游戏也就停止了。希特勒对弟弟的感情极深。 发现自己的演讲才能 希特勒中学没毕业,就去了维也纳;美术学校没考上,却当了几年流浪汉。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在慕尼黑当了兵。战争结束时,勇敢的希特勒混了个不错的军衔:下士。 希特勒接到命令,去政治训练班听课。听讲时,一个士兵替犹太人辩护了几句,希特勒忍不住地站起来,言辞激烈地发表了一通反犹言论。令他惊奇的是,他居然能够控制住在场听众。这是希特勒第一次在正式场合演讲。他发现了自己的口才。 希特勒后来回忆说:“一下子,我得到了在大庭广众说话的机会,过去我完全无意识地靠直觉而认为具有的东西,现在得到了证实,那就是:我是能够‘演讲’的。” 政治训练班结束时,一个观察者在总结报告上提到希特勒时写道:“一个生就的演说家,他博得了他的听众的绝对注意,讲起话来,信心十足。” 这年希特勒30岁,开始踏上了用他的嘴征服德国、征服世界的旅程。 演讲吓跑了对手 1919年9月,希特勒加入德国工人党,即后来的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纳粹)的前身。 希特勒参加该党的第一次聚会是在慕尼黑的一家啤酒馆。与会者成分复杂,三教九流皆有。 几个人发过言后,希特勒也站起来发言。他反驳前面有人提出地使巴伐利亚脱离德国而与奥地利联合的主张。希特勒声嘶力竭,大喊大叫,拳头在空中挥来回去,话没说完,就把前面发言的那个人吓得溜走了。 这次演讲还募集了300马克。对一个经费只有7马克的小小政党来说,实在是一次意料不到的收获。而成绩的取得,端赖于希特勒的那张与众不同的嘴巴。 在登上总理宝座之前,希特勒的绝大多数演讲是收费的。每月希特勒都要演讲几次,十多年时间,仅靠演讲希特勒的收入就相当可观。 希特勒的成名作——法庭演说 希特勒一生做过几千场演说,但第一次轰动全国的演说当推他的法庭演说。 希特勒具有强烈的权力欲。为了攫取权力,他不自量力地于1923年在慕尼黑啤酒馆发动了一场政变,企图推翻巴伐利亚政府乃至全国政府。 政变很快就被平息了,但希特勒被带上了法庭。 到法庭采访的记者很多,除了德国各大报社记者外,外国有影响的大报社都派了记者。希特勒知道这是个自我表现的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必须充分地加以利用。于是,在法庭上,希特勒鼓动他那张三寸不烂之舌,竭力宣扬他的主张。希特勒的民族主义热情打动了德国人民。他成了名震德国的名人。 由于审判法官都是极右派,希特勒的观点全部或部分地与法官的观点合拍,所以,在审判的过程中,希特勒可以粗暴地打断证人的话,对他们反诘盘问,替自己辩护。最让希特勒满意的是,他的辩护不受任何限制,这对擅长鼓唇弄舌的希特勒来说,简直可说找到了用武之地。希特勒真没委屈自己的那张嘴,第一次发言就一口气讲了四个多小时,而这是他许多次长篇发言的第一次。 希特勒的法庭辩力极强,“精彩”之处比比皆是。 这里不妨摘录一段: “小人的眼界是多么的狭窄!请相信我,我认为谋得一个部长官职并不是什么值得努力争取的目标。我认为以部长身份载入历史,并不是值得一个伟大人物努力争取的事。假使真是如此,你很有同其他部长葬在一起的危险。我的目标从一开始起就比做部长高出一千倍。我要做马克思主义的摧毁者。我要完成这个任务,一旦我完成了这个任务,部长头衔对我来说就只是一个荒唐的称号罢了。” 这是希特勒对证人指责他有当部长野心的回答。 历史发展到了20世纪,“独裁者”一词早成

文档评论(0)

wGuPFKYiRR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