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移动网络的发展与应用 投稿:贺矝矞
浅谈移动网络的发展与应用 投稿:贺矝矞
作者:聂颖 魏勇
来源:《中国新通信》2015年第12期
【摘要】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移动网络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以及移动网络在数字时代的主要应用。展望了“万物互联”的新时代景象。
【关键字】 移动网络 物联网 车联网
一、移动网络的发展
网络是信息传递的基础,物理网络的发展是互联网时代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基础。从固定电话网络开始,网络经历了巨大的变迁。从有线到无线、从有形到无形,其背后是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国大陆的移动通信网络大致经历了四代。
第一代(1G)移动通信网络,模拟制式,即人们常说的“大哥大”时代。终端设备贵,通话费用贵,使得这种通信方式成为当时的一种奢侈品。
第二代(2G)移动通信网络,数字制式,使用PHS,GSM或者CDMA这些制式。手机终端和通信费逐步下降,从此手机开始迅速普及,手机的主要用途是打电话、发短信。
第三代(3G)移动通信网络,网络连接速度更快,加上智能手机强大的功能,数据类应用开始逐渐取代语音类业务。人们通过手机浏览网页、发微信、打游戏、看视频、听音乐。2009年是中国的3G元年,这一年拉开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应用大幕。2009年之前,手机主要是用来打电话,从这一年开始手机逐渐成为一种数字化的神器。近几年,手机大多是用于微信、微博、或者看新闻、阅读电子书、玩游戏、看视频。伴随着数字设备成长起来的一代年轻人,更喜欢通过手机来交流。据腾讯公司统计,微信月活跃用户是4.38亿,QQ的月活跃用户是8.29亿。传统电信运营商最挣钱的两大业务——语音和短信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现在,似乎人人都成了手机控,只要一闲下来,就会情不自禁的看手机。这样变化都是由3G移动网络带来的。移动通信运营商搭建了3G网络,移动终端制造商研发了智能手机,移动应用服务提供商提供了丰富的应用,这一切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第四代(4G)移动通信网络,包括TD-LTE和FDDLTE两种制式。数据传输速率从3G的百kbps数量级提升到Mbps数量级。手机用户的每月流量包从几百兆提升到几个GB或十几个GB。流量变多了,人们使用手机的频率和强度也随之增加。不远的将来,语音业务也将通过数据交换的方式实现。数据通信与话音通信的区别,简单地可以概括为:话音是一种非动态分配,是在固定分配好的时隙、信道中传输,通常不会在传输过程中发生变化;而数据业务是一种动态分配,对实时性要求非常严格,通常在不定时隙用不定速率传输,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变化。
近几年,无线网络正在迅速发展。与有线网络相比,无线网络具有可移动、不受时间及空间限制、不受线缆的限制、成本低、易安装等诸多优势。以前需要复杂的布线,而如今仅需要一台无线信号发射器;以前要依赖PC,而如今可利用任何配有无线终端适配器的设备,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设备上都可以便携地连接网络。我们无时无刻不在网络里,不需要想网络这件事,随时随地都可以用我们的移动终端做自己想做的事。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大大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方便了人们的生活。随着网络的速率提升,用户对手机流量的需求也大幅增加,所以我们通信运营商最终要把网络建成的效果是:网络真正的普及和完善。
二、移动网络的应用
未来,网络不仅要无处不在,还要无所不包,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汽车、冰箱、空调也要连接网络,这就是“物联网”。可穿戴设备、智能电器、车联网、人工智能……这些都是移动网络发展的方向。
2.1可穿戴设备
智能可穿戴设备像衣服和首饰一样,可以持续地穿在身上,具有先进的电路系统,无线联网及独立处理能力的终端设备。目前市场上已经有了很多可穿戴设备,苹果的Watch、谷歌的眼镜、智能手环。还有很多概念性的可穿戴设备已经面市。这些设备将成为我们身体器官的延伸。
2.2智能电器
未来人们可以和家里的家用电器交流,可以对它们说话,它们能够识别你的声音。它们会提醒你:离电视太近了会影响视力;天凉了要不要提高空调的温度;你的食物已经煮好,可以用餐了……远程遥控、语音识别管理、物联网、自动环境监测和调节等先进的技术正被运用到空调、冰箱、洗衣机这些家电产品中去。
2.3车联网
车联网系统可以分为三大部分:车载终端、云计算处理平台、数据分析平台。通过在车辆仪表台安装车载终端设备,实现对车辆的工作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并发送。汽车本来就是为移动而生,所以一些应用更适合安装在车上,比如查地图、听音乐、找美食……我曾在上海世博会园里通过4D影片超前体验到了20年后的汽车生活。在片中,20年后的上海拥有5层立体交通网络。人们驾驶着未来车型出行,任何人都可以开车,车速飞快,而且在“车联网”的保护下实现了零交通事故率,堪称绝对安全。 通过“车联网”,汽车具备了高度智能的车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