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西江苗寨旅游形象策划案
西江苗寨景区旅游形象策划案 一、区域旅游形象策划的基本思想区域旅游形象策划的基本思想来源于企业形象策划理论。在市场营销学中,企业形象策划就是在确定了市场定位的基础上,精心选择企业中最具生机和活力的局部形象或特色形象进行凸显和放大,通过合理的扬长避短来弘扬企业个性,树立新颖别致、独特鲜明的企业形象:与此相应,区域旅游形象策划即是根据本地区旅游资源的特点,设计有价值、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和服务,确定该地区独特的旅游形象,以便使目标市场的顾客了解和理解本地旅游业与竞争者的相互位置及差异。按照企业形象策划理论,一个完整的形象策划过程应包括形象定位、形象塑造等。但是旅游业是个宏观的概念,较某个企业相比有其特殊性,即旅游形象策划受到旅游地地理位置、资源优势、文化底蕴以及经济发展状况等的深刻影响。因此,我们在探讨西江苗寨的旅游形象之前,必须先对其旅游资源情况作一个分析。西江千户苗寨的旅游形象的定位背景分析西江苗寨简介西江苗寨位于贵州/view/31411.htm \t _blank凯里的东南,从/view/471384.htm \t _blank雷山路口折向东北,位于/view/496310.htm \t _blank雷公山东北面,距州府凯里39公里。是全国最大的苗寨,有5600多人,1250多户。所以称为“/view/181373.htm \t _blank千户苗寨”。西江,是苗语“鸡讲”的音译,意思是苗族西氏支系居住的地方。世居者均为苗族,自称“嘎闹”。西江苗寨位于雷山东北36千米处。这里居住的是苗族西氏支系。千户苗寨四面环山,重峦叠嶂,/view/67009.htm \t _blank梯田依山顺势直连云天,/view/76162.htm \t _blank白水河穿寨而过,将西江苗寨一分为二。(二)西江苗寨的地理环境资源西江坐落在苗岭主峰雷公山东北麓的谷坡上,林木蓊郁、神秘奇险的雷公坪成为村寨的巨大背景,清澈见底的白水河在谷底蜿蜒穿寨而过。谷地两侧山地并不对称,相对高度达数百米。西南侧山高坡陡,宛若一道高大的屏风,护卫着千户苗寨千百年来宁静的田园生活; 东北侧的山地则舒缓从容,鳞次栉比的干栏式吊脚楼依山而建,顺着地势的起伏呈现出多样的变化,并呈梯状逐级向上抬升,成为山区坡地房屋建筑的杰作。苗寨东南侧,是白水河长期侵蚀塑造成的一个山间盆地,是西江苗家世代耕作、赖以为生的田亩,为种植水稻的水田,北面山地已被开垦为梯田和旱地,构成典型的山地农耕文化景观。村寨四周的山地上,尚保留着大片的乔木林,苗寨内的也东、羊排、南贵等自然寨内零星分布着小片的枫树林,呈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景象。相对封闭的地形条件、和谐安宁的苗寨、清澈诱人的白水河、茂盛的植被覆盖、成片的梯田景观,构成了一幅优美的苗岭山水田园风光,极具旅游美学和开发价值。(三)西江苗寨的历史文化苗人两千年来的迁徙跋涉,忠实地伴随着一件信物的东西,它传承在一代代苗族人的生命里,成为一种不朽的民族象征。它就是芦笙。当芦笙在后来的历史里成为南方百越民族普遍挚爱的乐器时,苗族人对于它仍然怀着一种独特的情愫。 在中国大地上,只要有苗族人的地方,就有芦笙。芦笙节,是最能让苗族人忘情的节日。民众性的芦笙,规模宏大,场面壮观。 历史上苗族人饱尝苦难。但动荡多变并没有改变苗族人诚挚、慷慨的性情。古老的苗寨,为欢迎尊贵的客人而设置的“拦路酒”。进入一个村寨,少则有三五道“拦路酒”,多则有十二道。最后一道设于寨门口。一双牛角酒杯高悬寨门,寨老或银饰盛装的姑娘双手捧杯,唱歌敬酒。/view/2725.htm \t _blank苗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倘若有文字,苗族人这番深切的倾诉之情,想必会汇成一部史诗。但苗族人没有这种幸运。象所有没有文字的民族那样,他们只能将记忆倾泄进另一些东西中。服饰就是这样一种特别的容器——一种特别的语言,它无声,然而更鲜傃,更直接。(四)西江苗寨的民俗风情1、风雨桥和长桌宴 苗寨接待很多客人时,就会在风雨桥上摆长桌宴,风雨桥跨河而建,有廊和亭,既可 行人,又可避风雨。这些兴起于汉末乃至唐代的古建筑,结构严谨,造型独特,极富民族气质。整座建筑不用一钉一铆和其它铁件,皆以质地耐力都是上等的杉木凿榫衔接,工艺复杂,装饰讲究,廊顶上竖起几个多重檐的亭阁式宝顶,桥、廊、楼融为一体,大大提升了桥的实用性功能。在风雨桥上展开长凳长桌,将饭菜一碗碗摆放齐整,点上蜡烛(可驱赶苍蝇),那种热烈、喜庆、祥和与欢乐的长桌宴,令人终生难忘! 这有句名言叫“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老蹿”。酸的食品占据了菜肴的重要部分,美味佳肴主要有酸汤鱼、酸猪肉、酸鸟肉、酸黄瓜、酸豆角、酸辣椒、糯米酒、糯米饭等等。 2、唱敬酒歌 席间,不断有人起身敬酒,唱着敬酒歌:“阿表妹,来敬酒,阿表哥,来喝酒;你 想喝,也得喝,不想喝,也得喝”,一大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