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必修三(4-4)
2016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4-4)
地理试题(必修三)
命题:tangzhixin 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下图为我国公路自然区划图。读图,完成第1~2题。
1.关于图中各区域自然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区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地区丘陵和缓、竹林摇曳
C.地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
D.地区林海雪原、沼泽遍布
2.关于各自然区公路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区公路建设多高架立体桥隧
B.地区道路大多平坦宽阔
C.地区公路的修建需考虑地质灾害
D.地区公路都建在永久性冻土上
解析:第1题,地区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雪山连绵、冰川广布;地区位于黄土高原,属于暖温带,而竹林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地区;地区位于新疆,因降水少,水土流失并不严重;东北的沼泽主要位于地势低平的平原地区,地区位于大、小兴安岭山区,沼泽较少。第2题,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地区,公路数量不多,公路建设不适宜建高架立体桥隧;地区位于黄土高原,地表崎岖,道路不可能平坦宽阔;地区地处云贵高原,山地、丘陵多,降水多,易发地质灾害,故修建公路需考虑地质灾害;永久性冻土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地区夏季高温多雨,没有永久性冻土。
答案:1.A 2.C
地坑院也叫地窖,是古代人们穴居方式的遗留,被称为中国的“地下四合院”,据说已有约四千年历史了。地坑院就是在平整的地面上挖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的深坑,深6~7米,然后在坑的四壁挖若干孔洞,其中一孔洞内有一条斜坡通道拐个弧形直角通向地面,是人们出行的门洞。结合图1、图2,完成第3~5题。
3.地坑院反映的当地环境是( )。
A.土层深厚
B.冬暖夏凉
C.降水稀少
D.木材短缺
4.图2中地坑院出入通道周围的砖墙主要作用是( )。
A.挡风 B.防水
C.阻沙 D.遮阳
5.该地可能位于( )。
A.河南 B.黑龙江
C.新疆 D.福建
解析:第3题,根据题干可知,地坑院拥有四千年的历史,被称为“地下四合院”,在地下6~7米,再结合图2中的落叶阔叶林等特征,可判断地坑院位于华北地区。土层深厚的条件符合地坑院的修建。第4题,地坑院建于地下,华北地区夏季降水集中,雨水在地表容易随斜坡通道流入院中,砖墙可以防止地表水的流入。第5题,河南属于华北地区。
答案:3.A 4.B 5.A
读GIS案例分析示意图,完成第6~7题。
6.该案例研究的主题是( )。
A.泥石流 B.滑坡
C.地震 D.崩塌
7.图中甲图层可能代表( )。
A.坡向
B.坡面起伏
C.坡面侵蚀
D.地层厚度
解析:第6题,根据陡坡区、顺向坡面及活动断层等信息可知,该案例研究的主题是滑坡。第7题,通过甲图层和地层倾斜图层可以得出顺向坡面,由此可以推测出甲图层为坡向图层。
答案:6.B 7.A
读某区域地理要素变化统计图,完成第8~9题。
8.1937—2008年,该区域( )。
A.荒漠化面积扩大了近5倍
B.人均耕地面积增大
C.放牧强度和荒漠化面积增加幅度相当
D.人口总量大致翻了一番
9.导致该区域荒漠化形势的根本原因是( )。
A.自然环境的变迁 B.耕地面积的变化
C.放牧强度的变化 D.人口数量的变化
解析:第8题,读图可知,荒漠化面积和放牧强度都大致增加到15倍左右,故A项错误,C项正确;耕地面积扩大的幅度小于人口增加幅度,故人均耕地面积减小,B项错误;人口密度增加到4倍左右,即人口总数约翻了两番,D项错误。第9题,耕地面积扩大、放牧强度增加是导致该区域荒漠化的原因,而这些又是由人口增加引起的。
答案:8.C 9.D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0~11题。
10.图中甲、乙两地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分别是( )。
A.草场退化、水土流失
B.土地盐碱化、水土流失
C.湿地破坏、森林锐减
D.土地荒漠化、石漠化
11.治理图中乙地生态环境问题的措施是( )。
A.小流域综合治理
B.建立湿地保护区
C.发展立体农业
D.治理水污染和大气污染
解析:第10题,从图中看出,甲地位于河套平原的灌溉农业区,大水漫灌会造成土地盐碱化;乙地位于黄土高原的旱地耕作区,水土流失严重。第11题,乙地位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水土保持工作的具体措施。
答案:10.B 11.A
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内蒙古呼和浩特硅矿、土地、光照等资源丰富,为此政府提出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努力打造“中国硅都”。结合下图,完成第12~13题。
太阳能光伏产业链示意图
12.关于内蒙古地区发展光伏产业的条件,叙述错误的是( )。
A.硅矿储量丰富,生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色彩构成培训课件.ppt VIP
- 医疗器械体系文件-现成软件使用管理规定.doc VIP
- NYT1847-2010 微生物肥料生产菌株质量评价通用技术要求.pdf VIP
- 个人简历表格下载word(最新).pdf VIP
- 2025太原市热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社会招聘10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VIP
- IPC-TM-650-CN中文 -2023——测试方法扫描版.pdf VIP
- 1P104S(5MWh)中储科技130MW-260MWh技术方案.pdf VIP
- SLZ 376_水利信息化常用术语.pdf VIP
- 2023年民航基础知识培训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 VIP
- 毕业证书模板.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