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古代汉语.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古代汉语

汉字的结构 一、六书概述 1、“六书”之名始见于《周礼?地官?保氏》(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 “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周礼》没有讲六书的具体内容,仅说明是作为教国子的六艺的一部分,大概是识字的科目。 2、首次说出“六书”内容的,是东汉班固承袭西汉末刘歆《七略》而作的《汉书?艺文志》: “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班氏明确指出六书是象形等六种造字的方法。 (郑玄(127-200),东汉末年经学大师,遍注儒家经典,使经学进入了一个“小统一时代”。其注释,为历代官方重视,收入九经、十三经注疏中。世称“郑子”,其学为“郑学”。) 3、汉末郑玄《周礼注》引郑众的解释: “六书,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也。” 4、对六书解释最详细的汉代学者是许慎,《说文叙》云: “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 ●附:《说文》的贡献 1、创造字典体例。《说文》被称为字典鼻祖,也是我国第一部研究汉字的著作。它的“分别部居,不相杂厕”的编制方法,一直是字典编撰的主要体例。 2、保存了诸多古文,籀文和小篆的原来面貌。 3、阐释了“六书”的定义,并把“六书”具体化。 4、通过小篆形体的分析,说明造字的本义,不但成为古汉语语音和词汇的宝库,并且保存了有关古代历史、文献、社会文化、经济的原始资料。 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上、下;日、月;武、信; 江、河;考、老;令、长。 甲骨甲骨甲骨甲骨甲骨小篆金文金文甲骨金文甲骨 “六书”的师承渊源:1 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 2 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 3 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刘歆(前53到23):1. 郑兴(?-?)——郑众(?-83)——2周礼解诂 2. 贾徽(?-?)——贾逵(30-101)——许慎(58-147)——3 说文叙 3. 班彪(3-54)——班固(32-92)——1 艺文志 传统的“六书”说:?后世一般用班固的次序、许慎的名称及定义构成传统的“六书”说: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并一直沿用这种理论分析汉字的形体结构。? 班固、郑众、许慎三家对六书的解释,虽然名称用字及次序有所不同,因其同出一源,基本内容和思想是一致的。这是汉儒古文经学派对汉字造字理论的认识。 这一理论认识因许慎作有《说文解字》,用它分析了9353个汉字,对后世影响很大,一直是后代学者分析汉字所遵循的标准。 二、六书例析 1.象形:画成其物,随体诘诎。 象形字是描摹物体的形状,笔画随着物体的轮廓而弯曲,是由图画蜕变出来表示具体事物的“文”字。 象形字,根据段玉裁的说法,分为独体象形与合体象形。前者又叫“象形正例”(王筠语),字形描摹本体形状。后者又叫“象形变例”,字形的一部分用来描摹本体形状,一部分用来描绘相关事物形状的。 据王筠《文字蒙求》统计,《说文》9353字中,象形字为264个。 独体象形: 合体象形: 页眉须聿果瓜血州巢韭包盾石 象形字的说解: 月,闕也,大陰之精,象形。 鱼,水虫也,象形。 水,象眾水並流,中有微陽之气也。 果,木實也。从木,象果形在木之上。 牡齒也。象上下相錯之形。 韭,菜名。一穜而久者,故謂之韭。象形,在一之上。一,地也。 2.指事:视而可识,察而见意。 王筠《说文释例》云:“视而可识,指字形言;察而见意,指字义言”。 象形字的形状是具体的事物,其核心是“象什么?”,指事字的形状则起辅助作用,指事符号起关键作用,其核心是“在哪里?”。 象形多指具体可见之物,指事表达抽象概括之意。所谓“形谓一物,事赅众物…上下所赅之物多,日月只一物”(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据王筠《文字蒙求》统计,《说文》9353字中,指事字为129个。 指事分纯指事与合体指事: 纯指事指象其通形,不专指一物,意在形中。 上 下 丩:相糾繚也。 叕:綴聯也。 合体指事指合象形字及指事符号,抽绎字义。 旦:明也。从日見一上。一,地也。 欠:張口气悟也。象气从人上出之形。 本、末、朱: 木下曰本。从木,一在其下。楍,古文。 木上曰末。从木,一在其上。 赤心木,松柏屬。从木,一在其中。 甘:美也。从

文档评论(0)

UGvSesard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