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里约奥运女排班会ppt2016829
里约奥运有感 ——谈中国女排 北京时间8月6日早上7点,2016里约奥运开幕式拉开帷幕。按巴西政府所说,这场开幕式将创下多项历史之最,可能是史上“最性感”。这也势必把人们快速拉进体育盛会的狂欢气氛中。在里约现场,记者感受到,尽管吐槽仍不断,今天还将有更多抗议,但奥运氛围无疑在变浓。 女子排球项目,中国第一个三大球项目世界冠军、奥运冠军、世界“五连冠”……它在新中国的体育史上创造了太多的“第一次”。 从自己夺冠到带队奥运夺冠,“铁榔头”郎平奋斗了32年。中国女排姑娘们在里约奥运会迸发出的奋勇进取、敢于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既是自身和社会的一笔财富,也昭示着女排作为三大球“王牌军”和中国军团团体项目的脊梁,其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历经岁月毫不褪色。 中国女排32年一路走来风雨兼程 ,三次夺冠不忘初心。1984:团结起来,振兴中华 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冠军的大门,被一群勇敢、聪慧的中国姑娘敲开了!与里约奥运会的女排比赛惊人相似,中国女排决赛中的对手,也曾在小组赛中击败过中国队。然而女排姑娘们用一次次实际行动告诉国人,在人生遭遇失败甚至跌入谷底的时候,担忧失败发生是徒劳的,锻炼强大的抗挫能力才是登顶的阶梯。那万人空巷的影响力,那让人热泪盈眶的夺冠时刻,给国人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洛杉矶奥运会是我国重返奥林匹克大家庭后参加的第一届夏季奥运会,当时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初期的重要历史时期,女排的胜利极大地振奋了全国人民的士气。学习女排勇攀高峰、为国争光成为那个时期的标志性事件,鼓舞着国人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和自信,大步迈开追赶世界的步伐。 当年夺冠的选手故事,至今仍几乎完整的封存在一代国人的记忆里。曹慧英在赛场上受过重伤,又患过其他疾病,只能用七根正常的手指在打球;二传手孙晋芳,腰部曾受过重伤,从医院爬起来就直奔训练场,能把飞走的球变成“一缕缕袅袅青烟”;“铁榔头”郎平,一堂训练课要连续扣二、三百个球;为了苦练防守,平均每位队员一节训练课都要做400余次翻滚救球。 作为“女排精神”开创者的那支老女排,用她们团结的集体、赤诚的奉献、不懈的拼搏,丰富了中华体育精神的核心内涵。 “团结起来,振兴中华!”划时代的体育赛事让30多年前的年青一代立下报国之志。他们奋战在社会的各个岗位上,爱国、创新、敬业、奉献,不少人后来成为时代的楷模。 2004年雅典奥运会女排决赛,很多人还记忆犹新。中国女排在0:2落后的情况下连扳三局、逆转俄罗斯队夺冠。赛后时任队长冯坤说:“20年来,全国人民都在期待这一刻。今天,人们通过这场比赛终于作出了评价:奥运金牌与女排精神都回来了。” 为了这次夺冠,中国队准备了太久。几乎整个20世纪90年代,中国队都被古巴队完全压制,1992年惨败于巴塞罗那,1996年饮恨亚特兰大,2000年折戟悉尼。2001年2月,陈忠和接手球队后,开始起用冯坤、杨昊、赵蕊蕊、刘亚男等年轻队员,非大牌教练将把球队带向何方?这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陈忠和秉持“一年打牢基础、二年形成核心、三年创出成绩”的清晰思路,强化训练、磨合阵容,更重要的是告诉队员们中国队想要真正立足世界排坛必须依靠自身实力这一硬道理。2004不忘初心得始终 虽然中国女排在2003年女排世界杯上成功夺冠,但球队核心赵蕊蕊在奥运会前右腿骨折,在雅典复出不到两分钟又重伤离场,让陈忠和率领的这支队伍遭遇重创。不过,这位始终微笑着的儒帅还是凭借其出色的才华精心运筹,巧妙调整,让女排姑娘们在奥运期间发挥出了最佳的状态,反观美国、俄罗斯等强队,则因为在当年奥运会前状态出现得过早,与中国队交锋时多少有些强弩之末的感觉。 2004年夺冠的那支中国女排被称为“黄金一代”,队中攻防能力俱佳的球员不胜枚举。周苏红不仅能成为除自由人张娜外的第二个重要防守点,而且还可以在网前发挥攻击和拦防优势,能力非常全面。冯坤在二传中的千变万化和她高超的排球智商树立了她球队领袖的位置。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雅典奥运冠军让国人看到了女排精神在新世纪发扬光大的曙光。 2013年,中国女排的世界排名已经跌出前四,郎平执掌教鞭前,这支队伍已经被形容为“烫手山芋”。众多国内排坛教练对国家队前景缺乏信心,选聘主帅的进程也充满曲折。就在球队“触底”关头,老女排精神的代言人——郎平选择挺身而出。“接!为何不接!三十年前我可以,三十年后依然没问题!”她说。 接过了帅旗,她要攀登的是一座高山,当时的女排没有基本功、没有心理素质,甚至没有防守、移动和串联。郎平手一挥,将她“大国家队”理念下选拔出的年轻队员们全部抛到偌大的训练场地当中。2016永不褪色的旗帜 “想好了,站好最后一班岗,因为老女排这一拨就剩下我一个,陈忠和最早是我的助理,他也不干了。所以真正能一个人独挑的,我估计就剩我了。后来我说,在我退休之前再为中国女排努力一把,其实当时就是这样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