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p 负反馈的工程意义: 1、如果A足够大,与A无关 2、F在分母上 (1)要做放大器,只需要做衰减器 (2)衰减器可以用电阻实现 (3)电阻是线性元件-放大器线性 (4)电阻成本很低、稳定度却很高 (1)A的温度变化几乎不影响总增益 (2)A的非线性几乎不影响总增益 (3)A的频率特性几乎不影响总增益 … …(只要满足深反馈条件) 问题转变为:怎么把放大器的增益A做大(不要求线性好,不要求稳定度好,相对容易得多) (3) 降低敏感度,提高稳定性的主要措施: */pp 负反馈的商机: 相减和高倍放大部分电路可以做成通用件出售 运算放大器! Operational Amplifier 电子工程师都想购买运算放大器-----只需简单设计反馈电路(F),就可以轻松实现各种高性能电路! (3) 降低敏感度,提高稳定性的主要措施: */pp 运算放大器 运算放大器的应用:加不同的反馈网络F构成功能各异的电路 (1)运放 + 电阻反馈: 比例放大、加、减法、I/V变换 (2)运放 + 电容反馈: 积分、微分、电荷放大器 (3)运放 + RC反馈网络:低通、高通、带通、滤波器 (4)运放 + 二极管三极管:精密检波、对数/指数电路 (5)运放 + 正反馈: 振荡器、双稳态记忆、迟滞比较 (6)运放不加反馈: 门限比较器、整形电路 (7)运放 + 被控对象: 自动控制电路、PID控制器 (8)运放 + 三极管扩流:稳压电源、功率放大器 … … 实际工程中,设计电路应该首选采用运算放大器实现 学分立器件-掌握原理 用集成运放-追求指标 */pp 结束语 模电为什么难? --没有理想的器件 模电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如何用不理想的器件逼近理想性能 模电是不仅技术,更是艺术 --需要艺术家的灵感发明新电路形式 --需要科学家的严谨追求细节的完美 --需要工程师的经验在成本和性能之间平衡 模电如人生:在不完美中追求完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电子技术的发展 与模电课的学习MAP图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是怎样一门课? 是一切涉及硬件课程的基础 又直面实际的工程应用 电子设备:从物理世界获取信息,进行处理,再将信息返回物理世界 真实的物理世界的本质是模拟的,模拟电路是电子设备与真实物理世界交互的重要桥梁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是怎样一门课?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是怎样一门课? 其内容包括两部份: 器件-----------好比“食材” 电路--------好比加工“菜肴”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就是研究: 模拟电路的性能, 设计, 及应用 巧媳妇难做无米之炊 好厨师成就美味佳肴 */pp 回忆一下电路课遇到的元器件… 电阻 电容 电感/变压器 压控电压源 压控电流源 流控电压源 流控电流源 非线性器件 耗能元件 储能元件(实际也有损耗) 寻找能量转换和具有功率放大功能的新元件? (一) 电子器件------一切电子设备的基础元素 电子管的发明 1904年英国物理学家和电气工程师弗莱明发明了电子管, 并获得了发明专利权。人类第一只电子管的诞生, 使人类找到了一种实现电信号放大、产生、变换、 控制与处理的核心器件, 1.寻找真实的,物理的非线性器件和受控源 */pp 真空三极管并不是“完美”的压控电流源 真空管的伏-安特性不是直线,意味着放大器非线性失真 早期:无线电用于无线发报,失真并不是主要问题 后期:无线电用于传送语音、广播,需要低失真 失真 1.寻找真实的,物理的非线性器件和受控源 1.寻找真实的,物理的非线性器件和受控源 电子管的问题 在晶体管发明之前,电路系统主要依靠真空电子管。 1946年美国宾州大学利用3年时间研制开发完成了用于弹道轨迹计算的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 18000个电子管 重达30吨 功率150千瓦 占地170平方米 运算速度为每秒5000次 1.寻找真实的,物理的非线性器件和受控源 1.寻找真实的,物理的非线性器件和受控源 针对真空电子管的问题,人们将兴趣目光转向固体内部 二战以后,当时的美国贝尔实验室总裁就将重点放在 半导体的基础研究 晶体管的发明 由贝尔实验室理论物理学家威廉·肖克利(1910--1989年)、 理论物理学家约翰·巴丁(1908--1991年) 实验物理学家沃尔特·布拉顿(1902--1987年) 三人组成的研究小组于1947年12月发明了 具有放大作用的点触式晶体三极管 1956年三人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更轻、更小--半导体时代的到来 */pp 更轻、更小--半导体时代的到来 世界上第一枚晶体三极管 1948年6月30日晶体管发明新闻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BJ51T 140-2020 四川省不透水土层地下室排水卸压抗浮技术标准.pdf VIP
- 中级无机化学(第二版)全书课件电子教案汇总.ppt
- 船舶保安员Z09_5384-航海知识.doc VIP
- 海尔管理案例分析.doc VIP
- DBJ51T 246-2024 四川省岩土工程勘察钻探护壁技术标准.pdf VIP
- (高清版)-B-T 28053-2023 铝合金内胆碳纤维全缠绕气瓶.pdf VIP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第8章机械能守恒定律1功与功率课件.ppt VIP
- 2025-2026学年山东省青岛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英语试题(含解析).pdf VIP
- IEEE 1188-2005国外国际标准.pdf
- 安装、调试及验收方案,安装、调试及验收方案.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