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资本输出与输入4.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的资本输出与输入4.doc

中国的资本输出与输入4行政论文范文大全 中国的资本输出与输入 四、港台企业成功的启示   4-1跨国投资的竞争力取决于比较优势和开拓市场的可能性   人们通常认为,工业化程度高的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投资必然是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业,具有资本或技术密集型特点的跨国企业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其实,这种看法相当片面。   欧美来华投资企业既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也有劳动力密集型产品。有些企业比较成功地利用了中国的比较优势。例如,walmart ,sears,radio shock等企业采用来料加工方式在中国的经济特区内生产玩具、电器配件、电话设备等。这些产品包含了较高的劳动力成本。来华投资恰恰降低了这部分成本。他们依托在北美强大的营销网,降低营销成本,取得市场相对竞争优势甚至局部的垄断地位。经济效益相当好。显然,这些企业的投资方向符合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比较优势:廉价的劳动力和生产成本。   除了邓宁谈到的供给方面的原因之外,在相当多的情况下,需求方的因素也许更为重要。促使外国直接投资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取得市场。投资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欧美企业能否盈利取决于产品市场。有些跨国公司在中国国内市场取得了较大份额,例如摩托罗拉在电讯行业占领了很大一部分国内市场,因而利润可观。近年来,中国的电讯用户上升得非常快,而电讯业在国内市场上只有中国电讯等几家国有企业,缺乏竞争,给外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反之,由于家用电器行业开放得比较早,国内的竞争非常激烈。在市场竞争中涌现出来象长虹和康佳电视、格兰仕微波炉、海尔冰箱等企业。他们的竞争能力逐渐超过了那些跨国公司,基本上把外国产品挤出了中国市场。   在许多情况下,跨国公司的优势并不是生产技术上有什么不可逾越的难关,而是凭靠着市场营销管理技术优势。例如,港台企业的优势主要在于他们的经营方式更具有竞争力,生产成本低于国内企业。他们的销售网络、市场信息和品牌是国内企业所无法比较的。可口可乐、麦当劳等跨国公司进入中国以后利用了市场营销管理技术优势,很好地适应中国消费者的需求,赢得广阔市场,获得成功。   如果跨国公司的投资方向和当地的比较优势不一致,无论这个企业具有什么样的垄断优势都很难得到施展。有些欧美企业虽然拥有较高的资本密集程度和技术含量,但是他们对中国的投资却未必拥有较强的竞争能力:   在高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中所包含的劳动力比重较小。这些厂商来华投资就很难和中国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相结合。   有些高科技产业在中国大陆较难以得到相关产业的配合。因此,这些跨国公司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如其母公司。   欧美大公司并不希望这些来华投资的企业瓜分母公司的市场。来华投资的跨国公司在扩展国际市场时很难得到母公司的支持。   对于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国内市场规模十分有限。为了让民族工业有生存空间,各国政府必然会采取一些措施来保护国内市场。几乎世界各国都对外商占有国内市场的份额存在各种限制。自然,中国也不能例外。如果来华投资的企业既不能扩展国际市场又不能占有较大的国内市场份额,那么,他们就很难避免陷入困境。   4-2市场发展程度   港、台经济发展程度不如北美和欧洲,如果港商、台商到北美和欧洲投资,小巫见大巫,成功的概论比较低。   非洲和南亚各国经济发展程度与港台经济有较大差距。当地市场没有形成有效的消费能力,劳动力尚且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训练和组织过程才能具备一定的劳动生产效率。因此,尽管当地的劳动力工资水平比中国大陆还要低,但是其经济发展程度与港台经济相差太远,如果到那里去投资恐怕事倍功半,成功概论也不高。   港台经济在10~20年前的市场热点以及所遇到的问题与今天大陆的状况极为相似。港台企业最拿手的产品恰好能够适应大陆消费者的需求。因此,资本输出的最佳目标就是那些在经济发展程度上慢半拍的国家和地区。港台经济的发展程度比大陆快半拍,所以港商、台商到大陆投资事半功倍。   4-3适应当地市场的能力   港商和台商能够取得成功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他们最能够适应中国的社会环境。传统的市场经济思维逻辑必然会在中国遭遇到麻烦。港台商人除了在文化背景,语言交流等方面享有先天优势之外,他们最能够适应中国大陆当前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改革过程。在经济改革中,计划和市场并存,必然会因法制不健全而造成许多寻租机会。贪污腐败几乎是过渡过程中无法避免的现象。在经济转型过程之中,一切都在改革变化,压根不能指望有什么完整健全的规章制度。西方的市场法规是在200多年中形成的,尚且还要不断修改完善。怎么可能要求中国在短期内拥有一套完善的法规呢?有些欧美商人不断抱怨中国的法规不健全,变化不停,实际上恰恰暴露出他们对经济转型规律的无知。他们忘记了这样一条常识:外国企业改造当

文档评论(0)

lnainai_s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