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通风毕业论文分解.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潞安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俊德煤矿通风设计 姓 名:王 元 伟 班 级:通风13级2班 日 期:二零一四年十月 前 言 本次毕业设计是依据在黑龙江省鹤岗市峻德煤矿所收集的矿井生产图纸和资料,并作了一些改动以后,对矿井的通风系统进行的初步设计。通过此次设计主要考查我们这两年来对基础知识及其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使我们学会了思考并自行设计。在设计过程中,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综合起来应用。这样达到了对理论知识“温故而知新“的作用,同时也学到了一些实际生产过程中的经验。设计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认识和学习的过程。在本次设计过程中,认真贯彻《矿产资源法》、《煤炭法煤炭工业技术政策》、《煤炭安全规程》、《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以及国家其它发展煤炭工业的方针政策,积极采用切实可行高产高效的先进技术与工艺,力争自己的设计成果达到较高水平。本设计以《毕业设计指导书》为依据,严格按照《安全规程》的要求,对矿井的通风系统进行了初步设计。由于时间关系和自身的水平有限,设计中失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审阅老师给予批评指正! 目 录 第一章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 1 第一节 矿井概况 1 第二节 地质特征 2 第二章 井田境界储量服务年限 5 第一节 井田境界 5 第二节 井田储量 6 第三节 矿井工业制度、生产能力、服务年限 7 第三章 井田开拓 8 第一节 选定开拓方案的系统描述 9 第二节 井硐布置和施工 10 第三节 开采顺序 13 第四节 矿井提升系统 13 第四章 采区通风 14 第一节 采区设计概述 14 第二节 采煤方法及采煤工艺 17 第三节 采区通风 20 第四节 掘进通风 23 第五章 矿井通风系统 26 第一节 矿井通风系统的选择 26 第二节 矿井需风量的计算 30 第六章 矿井通风阻力的计算 40 第一节 矿井通风阻力及计算原则 40 第二节 图纸和编制数据 41 第三节 摩擦阻力的计算 43 第四节 局部阻力的计算 43 第五节 自然风压 46 第六节 矿井通风总阻力 49 第七节 矿井等积孔 49 第七章 通风设备选择 51 第一节 选择原则及步骤 51 第二节 扇风机的选择 52 第三节 主扇工况点 54 第四节 选择电动机 55 第五节 通风构筑物 57 参考文献 60 致 谢 61 第一章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 第一节 矿井概况 1. 1. 1井田位置及范围 峻德煤矿位于黑龙江省鹤岗市。为鹤岗煤田最南部的一个井田。其地理坐标为: 东经 130°14′40 , 北纬47°11′50 。井田的北部边界与兴安煤矿相邻。其界限为: 纬线 104150为界。纬线两端分别与 F1断层和第十二层勘探线相交。由它们的连线的垂直截面组成北部的人文边界。南止煤系地层与上复第三系地层的一500标高不整合接触线。西起煤系地层基盘。东止3号 煤层的-500标高铅直截面。全区 走向长 5.6km ,宽3.6km ,面20.16km2。 1. 1. 2交通位置 矿区西部有鹤岗市至佳木斯和双鸭山的鹤大公路,并且与矿区公路相连均是白色的二、三级水泥路面 ,东部也有晗萝公路最后与鹤大公路相连,矿区铁路与至鹤岗的国有铁路在集配站接轨,交通十分便利。详见交通位置图1-1。 1. 1. 3地形地势 本区属于丘陵地形,峻德煤矿井田的地势东高西洼,洼地面积占 三 分之二 左右,中部原受鹤立河的侵蚀地势较低洼,区内最高标高220m , 一般在 190-210m 之间。 1. 1. 4气候雨量风向风速 矿区属于大陆性气候,年最高气温36℃,最低气温零下34℃,年降水量 600mm左右,冻结期由11月至次年4月末,冻结深度一般在2.0m左右,风向多西风,最大风速为24m/s。 图 1-1交通位置图 1. 1. 5 河流 区内只有鹤立河在井田上方流过后经人工改造从西部边界通过。最高洪水位238m。最大流最为180m3/s。地下水原始流向与地表河流流向一致。水力坡度2‰左右。年平均降雨量为600mm左右,雨季集中在六,七,八三个月。 第二节 地质特征 1. 2. 1 矿区范围内的地层情况 本区地层基本与鹤岗区域性地层一致。根据1975年东北地区区域地层表的统一对比,区内自下而上有:前古生界,上株罗统: 石头河子组石头庙子组。下白垩统东山组,第三系和第四系地层。为本矿井的主要含煤地层,煤层总厚度 5 1.37m,含煤率4.7%。煤层 厚度总趋势为由北向南增厚,煤层层间距由北向南变薄,同时出现合并和尖灭。矿区主要含煤层有23层,划归给本设计矿井的可采煤层共二层。 1. 2. 2井田范围内和

文档评论(0)

此项为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