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瓦斯防治技术分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通过实验确定。或利用经验公式计算。 当 2、孔容(比孔容)----f’ ----单位质量固体具有的孔隙容积。 表示式: 同上,可推得: 所以: cm3/g 3、比表面 ----固体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具有的孔隙总表面积。 4、孔隙结构 ----各类孔隙在总孔隙中所占百分比。 微孔所占比例大,且比表面积也大。 分类 孔隙体积百分比/% 孔隙表面积百分比/% 微微孔 12.5 62.2 微孔 42.2 35.1 小孔 28.1 2.5 中孔 17.2 0.2 三、煤、岩孔隙的基本特点 1、各类煤岩的孔隙率差别很大,不同的煤需具体测定。 矿 井 挥发份/% 孔隙率/% 抚顺老虎台矿 45.76 14.05 鹤岗大陆 31.86 10.6 开滦马家沟12煤 26.8 6.59 本溪田师付8煤 13.71 6.7 阳泉三矿3 煤 6.66 14.1 焦作王封大煤 5.82 18.5 我国一些矿井煤的孔隙率 2、煤的孔隙率与碳化程度的关系 长焰煤开始 Vr f 到焦瘦煤达到最小 ; 而后 Vr f 到无烟煤达到最大。 但微孔,则 Vr 而始终 Vr/% f /% 焦煤 瘦煤 长 无 3、煤的孔隙率与煤的破坏程度的关系 (1)未受构造应力破坏的煤 微孔达 80% ~ 90%,大孔很少,无外生裂隙。煤层瓦斯含量大,但瓦斯涌出量不大,涌出速度慢,涌出时间长。 (2)破坏型煤 各种孔均存在,随着煤的破坏程度增大而增加。游离瓦斯含量高,易涌出,衰减快,可能发生突出。 (3)构造煤 在地应力作用下,煤破碎成〈0.1mm的煤粒,再被压成煤砖状。 各类孔均存在,瓦斯含量高,卸压后,f ,瓦斯涌出量 ,易突出。 4、孔隙率与外加压力(地应力)关系 式中:f----受压状态下的孔隙率; f0----未受压状态孔隙率; σ----压应力; α----压缩系数。 一般地,微孔不压缩。Exp: 17MPa时,f 减少20%,因为微孔不变,大中孔减少40~50% 备注:(1)H f (2)卸压后(受采动影响) f (3)σ对煤的吸附性影响很小。 σ f §1.5 煤的吸附特性 一、概述 1、吸附现象 ----气体分子与固体表面分子间相互作用,气体分子暂时停留在固体表面上的现象。 吸附剂----能吸附其它物质的介质,如:煤; 吸附质----被吸附的物质,如CH4 。 2、吸附分类 ① 根据吸附方式分: 表面吸附(吸着)----在吸附剂表面吸附一层或多层吸附质分子。 容积吸附(吸收)----吸附质分子紧密地充满于吸附剂的微小孔隙内,类似于溶质溶解于溶剂中。 ② 根据吸附作用力分: A)物理吸附 特点:Ⅰ、作用力为范德华力,作用距离极小(1/r7),仅限于界面附近; Ⅱ、可逆的----不稳定的动平衡。 Ⅲ、吸附是一种放热反应,解吸,吸热。 如:煤-------CH4,吸附热:0.5~1.2 Kj/mol B)化学吸附 作用力为离子键,不可逆。 P or t P or t 解 吸 吸 附 二、吸附线和吸附方程 吸附量决定于: ① 吸附质性质(不同气体); ② 吸附剂性质; ③ 吸附温度; ④ 吸附压力。 1、吸附线 ---- 吸附剂和吸附质,在一定温度(t)或一定压力(P)下,吸附量与 P 或 t 之间的关系曲线。 P X t=const 等温吸附线 t X P=const 等压吸附线 2、吸附方程 A)Langmuir方程(1916年) 理论计算式: 式中:X----给定温度下的吸附量,m3/t; a----吸附常数,极限吸附量,m3/t; b----吸附常数,MPa-1; P----吸附平衡时的气体压力,Mpa。 a、b通过实验室测定得出。 实际算式: 其中: B) 弗洛德里希方程(1906)

文档评论(0)

此项为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