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二、唯物论合编.ppt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考点要求: 1、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2、运动的含义、物质与运动的关系、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3、规律的含义、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 4、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5、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6、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7、意识的能动作用 8、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9、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三)物质是运动的 * 《生活与哲学》全书基本框架 一般到个别 哲学 马克思 主义哲学 辩证唯 物主义 历史唯 物主义 辩证唯物论 唯物辩证法 辩证唯物的认识论 社会历史观 人生价值观 整体与部分 第二、三单元 第四单元 第一单元 4-5课 6课 7-10课 11课 12课 1-2课 3课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世界是物质的 物质是运动的 运动是有规律的 意识的起源 意识的本质 意识的作用 《生活与哲学》一轮总复习: 二、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论 (物质、意识、规律) 物质 规律 意识 一、物质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客观性 与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 可知性 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唯一特性 注: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具体的物质形态。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不是具体物质形态的总和。物质与具体的物质形态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自然界是物质的;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 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物质性。 1、从意识的起源看: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2、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它是人脑的机能。 3、从意识的内容看:它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整 个 世 界 自然界 人类社会 思维领域 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是宇宙间万事万物的总和。 2、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是指自然界中一切事物的共同本质。 3、客观实在性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4、离开了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 5、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有条件的。 6、静止不是绝对地不动,而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 一、物质 离开运动谈物质(承认物质否认运动)——形而上学静止观(不变论) 离开物质谈运动(承认运动否认物质)——唯心主义 1、运动的含义: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2、物质与运动的关系:(不可分) ①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②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3、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1)相对静止: (2)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区别: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 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 联系: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承认相对静止,否认绝对运动——形而上学的静止观(不变论) 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相对主义或诡辩论 【2012江苏高考27】. 英国诗人雪莱在《无常》中吟唱道,“今天,花儿喜爱欢悦/ 明天,就会凋谢/ 我们希望长驻一切/ 诱惑你,然后飞逸/ 什么是人间的欢乐/ 那是戏弄黑夜的电火/ 像闪光一样短促” 。下列与诗中的哲理相近的是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B. 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C. 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D. 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2014江苏高考22】. 被誉为古代织锦“活化石”的南京云锦借用西方的“错视艺术”,因其时尚度高而深得年轻人喜爱;用硫酸纸拼装的创意秦淮花灯,内置节能环保的 LED 灯,各部件以中国家具榫卯原理扣合,可以拆解装盒带往各地……这些老工艺的新诠释 ①淡化了传统文化的民族特色 ②体现了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状态③丰富了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 ④反映了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A.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B D 二、规律 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红灯停,绿灯行”是规律。 2、“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规律。 3、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也可以改变和创造规律。 4、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是成功的前提。 5、规律是客观的,因此规律是永恒存在,万古不变的。 6、规律是客观的,因此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7、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

文档评论(0)

w663332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