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理人眼中的秋天会是怎样呢
地理人眼中的秋天会是怎样呢? “金气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北京时间9月23日16时21分将迎来二十四节气的“秋分”。秋分时节,秋天也正款款而来?提起秋天,你想到什么呢?徐徐凉风?秋高气爽?丰收的喜悦?落叶缤纷?......But,地理人眼中的秋天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二十四节气表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表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由于中国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即根据太阳也根据月亮的运行制定的,因此不能完全反映太阳运行周期,但中国又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需要严格了解太阳运行情况,农事完全根据太阳进行,所以在历法中又加入了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用作确定闰月的标准。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今年秋分,可能是近120年来得最早的一个秋分。 秋分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一般出现在每年的9月22日或23日。根据紫金山天文台测算,今年进入秋分的确切时间是在9月22日晚上10点21分。 2012年是在9月22日晚上10点49分进入秋分节气的,当年中国气象局网站曾发布消息说,那是116年来最早的一个秋分时刻;比当年更早的秋分时刻,要追溯到1896年9月22日晚上9点03分。 地理人眼中的秋天会是怎样呢? 1.地理人眼中的秋“天” 2.地理人眼中的秋“雨” 3.地理人眼中的秋“意” 4.地理人眼中的秋“灾” 5.地理人眼中的秋“收” 1.地理人眼中的秋“天” 秋天是什么样的天呢?这个季节,这个节气,有不少地理的奥秘。 1.1关于秋季 (1)从天文学说来说,北半球9、10、11月为秋季,南半球3、4、5月为秋季。 (2)从气象意义上划分,北温带的秋季在8月23日(处暑)~11月20日(小雪);南温带的秋季在2月19日(北半球雨水)~5月21日(北半球小满)。 (3)根据气候和平均温度划分四季,其指标是平均气温低于10℃的时期为冬,高于22℃时期为夏,10~22℃期间分别为春秋季。在中国秋季从立秋开始,进过初秋、中秋和深秋,到立冬结束。 1.2关于秋分 秋分时间一般为每年的9月22~24日。这一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因此地球绝大部分地区这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在北极点(北纬90°)与南极点(南纬90°)附近,这一天可以观测到“太阳整日在地平线上转圈”的特殊现象。 两分两至 秋分之后,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一日中白昼短于黑夜),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一日中白昼长于黑夜)。 秋分之后,北极附近极夜范围渐大,南极附近极昼范围渐大。 2.地理人眼中的秋“雨” 2.1一场秋雨一场寒秋季,一股股的冷空气从西伯利亚和蒙古国南下进入中国大部分地区,当它和南方正在逐渐衰退的暖湿空气相遇后,形成了冷锋天气。冷锋过境,会带来大风、降温、雨雪等天气,而过境后受冷气团控制,则会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2.2华西秋雨 3.地理人眼中的秋“意” 3.3北雁南飞 4.地理人眼中的秋“灾” 5.地理人眼中的秋“收” 5.地理人眼中的秋“收” 秋分时节的干旱少雨或连绵阴雨是影响“三秋”正常进行的主要不利因素,特别是连阴雨会使即将到手的作物倒伏、霉烂或发芽,造成严重损失。“三秋”大忙,贵在“早”字。及时抢收秋收作物可免受早霜冻和连阴雨的危害,适时早播冬作物可争取充分利用冬前的热量资源,培育壮苗安全越冬,为来年奠定下丰产的基础。“秋分不露头,割了喂老牛”,南方的双季晚稻正抽穗扬花,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早来低温阴雨形成的“秋分寒”天气,是双晚开花结实的主要威胁,必须认真做好预报和防御工作。 有关秋天的诗句 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4.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汉乐府?长歌行》) 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6.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 8.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9.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10.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A、B、C、D分别代表二分二至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其中A代表 节气时的位置, B代表?? ???节气时的位置。 (2)当地球运行到C点时,公转速度较????? ,南半球正处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