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暴力防治教育教學活動設計(一).docVIP

家庭暴力防治教育教學活動設計(一).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家庭暴力防治教育教學活動設計(一).doc

家庭暴力防治教育教學活動設計(一) 單元名稱 我的家庭 活動時間 80分鐘 教學資源 全家福的照片或錄影帶 適用年級 年級 教學目標 1.認識自己的家人及彼此的關係。 2.介紹自己的家庭生活經驗 3.表達自己對家人的期望 設計者   教 學 活 動 活 動說 明 一、準備活動 課前準備 準備全家人合照的照片或錄影帶 引起動機 教唱「甜蜜的家庭」歌曲或有關家庭生活的錄影帶。 二、發展活動 分組相互介紹家人及照片內容 介紹家人的姓名 及嗜好 介紹相片內的時間、地點、活動內容。 介紹家庭的狀況 (二)製作活動單 將自己帶來的照片貼在活動單上並回答問題。 綜合活動 (1)相互觀摩作品 (2)發表心得與想法 (3)教師歸納 (4)選拔最佳作品         請學生帶與家人合照的相片或 是拍攝的錄影帶,以及其他可 代表全家人的共同物品。                     配合活動單實施 1.先分組各自進行相互觀摩及根據活動單發表。 2.各組推派一人,代表全組做總結報告。 3.教師根據學生的發言,引導歸納家庭的組成、家庭的功能、及與家人的相處等內容。 4.請學生提名自己認為最佳的作品,並說明提名的原因,最後經全班共同表決若干作品為本次活動之優選作品。 家庭暴力防治教育學習單 年 班 號 姓名: 家庭暴力防治教育學習單 年 班 號 姓名: 家庭暴力防治教育學習單 年 班 號 姓名: (一)家庭暴力的定義 家庭暴力是指發生在家庭成員之間的暴力行為,造成一方生理或心理上的傷害;所謂暴力行為是指進行性、身體或心理上的虐待的行為,包括身體虐待、言語虐待、心理虐待和性虐待。 家庭暴力有很多種形式,歸類為婚姻暴力、兒童虐待、手足間的暴力、老人暴力;它包括親密關係的伴侶間(含前夫、前妻、同居人)、親子之間、手足之間或尊長之間的暴力行為。 家庭暴力發生的原因複雜,一般而言有下列四種:1.個人因素:施暴者自尊心低落、抑鬱、多疑、自我控制力低,或是在暴力家庭的環境中長大,抑或染有酒癮、吸毒等不良習慣。 2.家庭因素:夫妻雙方婚前缺乏相互正確的認識與了解,婚後對於彼此的衝突與爭執,無法適當的解決。 3.社會結構因素:包括施暴者自身工作欠缺穩定,或在工作中出現權力失落感,以及社會缺乏完善的制度來輔助家庭度過危機,以防止家庭暴力的發生。 4.社會文化因素:包括以男性為中心的家庭互動關係,視女性為男性附屬品的觀念,以及家醜不外揚,夫妻吵架是家務事等既存觀念。 家庭是人類生活最親密的團體,家庭暴力引發的家庭危機,將使家中的每一位成員都處於恐懼、不安的氣氛之下。1.對受害者:累積了多重的心理創傷,而且往往也出現身體上的不適和疼痛,統稱為「受害者的受虐症候群」。 2.對孩子的影響:美國司法部統計100個打太太的男人中,有81位曾目睹他們的父親毆打母親,或本身曾被虐待過(婦女論壇,民87);暴力是可以學習和模仿的,在暴力中長大的孩子很可能會成為施暴的人,發生「轉移下一代的效應」。 遭受家庭暴力的學生,通常累積了多重的身心創傷;藉由教師敏銳和細心的觀察,可以幫助他們儘早走出暴力陰影。1.生理方面:身上有傷痕,如淤傷、毆傷、燒傷,或出現腦震盪、胃病等病症,抑或有精神恍惚、頭痛、失眠、作惡夢等身心症現象。 2.行為方面:表現消極、退縮、反抗、容易發怒,或曠課、逃學、逃家;或有過度的性語言、性遊戲、性舉止及性攻擊等行為。 3.心理方面:時常有沮喪、哀傷、緊張、焦慮、恐懼等情緒反應;或是容易否定自我,也不相信他人友好的表達。 家庭暴力不是家務事,它是犯罪行為,每個人都有防止家庭暴力發生的責任,如果經教師和輔導室人員判斷學生疑有受虐待情事時,必須在二十四小時內立即通報;通報時應詳細描述事件發生的人、時、地與其他相關資料,如果已通報過而又發現新的虐待事件或傷口,必須再度通報。通報專線:1.台北市政府二十四小時保護中心:080-024995(0800 24小時救救我) 2.報案專線:110 3.全國保護您專線: 080-000600 受害人如不提告訴時,需前往公立醫院開具驗傷單以

文档评论(0)

dlhs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