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生活的發展.pptVIP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家庭生活的發展.ppt

家庭生活的發展 父母與子女的關係並不是單純的給與受 父母為子女付出許多時間與精力為子女流淚流汗 子女也給父母帶來許多人生經驗與歡笑 父母可以從子女的反應中修正自己的觀念同時使自己成長 人類不管大人或小孩都在發展中,親子之間會相互影響 孩子需要的6種養分 安全感(0~1) 親密的家庭氣氛 給孩子一個好榜樣 發現孩子的特長 培養孩子健康的習慣 當孩子的感情啟蒙者 影響人類發展的因素 遺傳(heredity) 環境(environment) 成熟(maturation) 學習(learning) 客觀因素與主觀因素 四大因素交互影響形成五大特徵 幼稚期長可塑性大 早期發展是後期發展的基礎 發展通常遵循可預知的模式 在共同模式之下有個別差異 連續歷程中呈階段現象 發展歷程中常有兩種現象 就某一種發展特徵而言其速率並非一成不變而是時緩時快 就其各種特徵發展之間的關係而言,其發展的先後並非齊頭並進而是有先有後 教育學與心理學上有一種觀念 關鍵期(critical period) 是指在發展過程中的某一段時期內,其成熟的程度最適合學習某種行為 因為發展歷程中出現階段現象(stages) 因此教育上強調適切性(relevancy) 4Rs(right time, right place, right material, right method) Erickson,1959 心理社會發展階段 Erik Erikson 1902-1994 Was born in Frankfurt, Germany A developmental psychologist Known for his theory on social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家庭生活週期 在家庭裡家人互相照顧,幫助,以滿足彼此心理與生理的需求 家庭與個人一樣,是發展性的不是固定性的,其發展是有週期性的,而且變化相當規律,好像四季。 Duvall, 1977 Family Life Cycle Expanding Stage: 從建立家庭稻子女長大 Contracting Stage: 子女建立自己的家庭,以及父母進入晚年 1. 已婚夫婦,尚無子女 2. 從第一個孩子出生到二歲半,生育家庭 3. 從第一個孩子二歲半到六歲,學齡兒童前家庭 4. 從第一個孩子六歲到十三歲,學齡兒童家庭 5. 從第一個孩子時三歲到 二十歲,青少年家庭 6. 從第個孩子離家到最小孩子離家,家庭像發射中心 7. 從空巢到退休,中年夫妻 8. 從退休到二老過世,老年夫妻 親子間發展互動的觀念 家庭通常由數個成員組成,成員的年齡不同,發展階段也不同,發展危機就不同,也都同時需要滿足,父母無法以同一套方法和規則來滿足每個孩子的心理需求。 例如:孩子到了不同年齡,父母管教方法要改變,年紀越小,語言溝通能力差,必須以打手心或引開其注意力等實際行動來管教,而年紀漸長後,比較聽得懂,責罵或剝奪其權力的管教比較有效。 親子互動系統 家庭的主要功能是家人能彼此提供成長過程中所需的支持,家人彼此的交互作用構成了其行為型態、角色、和價值觀(Buckley, 1967) “行為” 是親子互動系統運作的起點和中點的果。 例如:孩子站在高腳椅上,父母看到了(接收者) ,很緊張,又生氣(控制者) ,就開始責罵(生效者) Receptor component, Control component, Effector component 系統的特性 親子間的交互作用是基於: 1.刺激的輸入和反應的輸出 2.試著維持雙方關係的平衡和穩定狀態 3.達成秩序 4.成員的互動和互換 影響親子互動的事前因素 社會階層背景/價值/信念系統 目前流行的養育哲學及技巧 同儕壓力 過去與兒童接觸的經驗 養兒育女的目的 對行為的期望和行動的標準 養兒育女的態度 自己的父母的行為示範 個人的人格型態 父母及子女的年齡與性別 父母及子女的目前發展階段 影響親子互動的情況因素 當天事情發生前的情況 事情發生的時間 當時的時間壓力和心理壓力 當時的生理或健康情況 內分泌的情況 血糖的情況 限制:如私下或公共場合、有無旁人在場、家庭大小、居住空間大小、家庭收入。 女是否與父母頗接近,或是疏遠 資料來源: Bigner, Parent-child relations. 1986, 131 Bell, 1968 氣質說 孩子天生就有特殊氣質,有的頑固,有的柔順。 上限控制 v.s. 下限控制 打他、警告、威脅 v.s. 安慰、親吻、輕撫、讚賞、鼓勵、不理會 舉例:孩子表現出一付懶散欠罵的樣子時…. 發展互動中的社會化 所謂”社會化”:是指個人行為在社會因素影響下改變的歷程 社會化並非兒童專有行為,人的一生,都是在調整自己與社會的

文档评论(0)

dlhs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