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偏远少数民族地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现实瓶颈与突破口
                    偏远少数民族地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现实瓶颈与突破口
         ——基于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开远市碑格乡的调查与思考
 
[摘要]:对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开远市碑格乡的实地调查表明,偏远少数民族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具有不同于其它地区的特殊困难与问题,发展基础薄弱、自然环境恶劣、文化贫困、基础教育滞后、人才资源匮乏、资源掠夺严重等构成了其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现实瓶颈。偏远少数民族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必须根据自身特点,找准切入点,逐步突破偏远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难题。
[关键词]:偏远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现实瓶颈;突破口;碑格乡
 
偏远少数民族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是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更是关系到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系统工程。但是,我国偏远少数民族地区,面临着比其他地区更加复杂和艰难的环境。如何在偏远少数民族地区探索出一条适宜其发展的新农村建设的特色之路,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笔者在对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开远市碑格乡的新农村建设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偏远少数民族地区的新农村建设进行了一些探索,以期为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一、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开远市碑格乡概况
碑格乡位于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开远市南部,距市区81﹒5公里,东临文山州砚山阿舍乡,南接开远羊街、大庄两乡,西北毗连开远中和营镇,全乡土地面积229.9平方公里。地势自西南向东北方向倾斜,最低海拔为1676米,最高海拔为2776米,平均海拔2212米,年平均气温15℃,年降雨量1450毫米,具有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因地质结构差,水资源极为匮乏,是资源性缺水的高寒山区乡。全乡辖6个村委会,41个自然村,44个村民小组,3136户15051人,其中农业人口占97.7%,主体民族是彝族,占人口总数的94%,苗族和汉族分别占3%,是一个少数民族聚集的高寒山区乡,是典型的偏远少数民族地区。
碑格乡有耕地面积24826亩,主要以栽种玉米、小麦、荞、黄豆等粮食作物和藠头、烤烟、洋芋等经济作物。1995年,碑格乡被立为全省506个扶贫攻坚乡之一。到2007年,全乡经济总收入达2713万元,人均纯收入为1381元,粮食总产量为666.6万公斤,人均粮食455公斤,财政收入154万元。全乡村村完成农电网改造,率先实现广播有线电视村村通,6个村委会实现道路硬化,启动了44个村民小组的进村道路硬化工程,所有村委会建立了手机机站,修建了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海拔最高的开远市碑格乡鲁姑母小一型水库。近年来,碑格乡围绕“生态立乡、基建强乡、工业哺乡、输劳富乡”的经济社会发展思路,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根本,以提高乡民素质为途径,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目标,扎实推进碑格乡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促进了经济建设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进步,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偏远少数民族地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现实瓶颈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涉及经济建设、设施完善、生态环境、民主管理、精神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但是,于偏远少数民族地区而言,因其长期处于生产落后,经济贫困的境地,在一段相对较长的时期内,其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首要目标还是脱贫致富。
但是,偏远少数民族地区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仍旧荆棘丛生。笔者通过对碑格乡的实证调研发现,在偏远少数民族地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诸多因素阻滞了其脱贫致富的步伐,形成了偏远少数民族地区地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的现实瓶颈。
(一)发展基础薄弱。改革开放以后,偏远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其发展基础仍旧十分薄弱,并成为推进其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阻滞性因素。在碑格乡,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先后经过了三次历史性的大跨越。第一次是1978年至1995年的艰苦奋斗时期,基本缓解了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第二次是1996年至2005年的扶贫攻坚时期,基本解决了全乡群众的温饱问题;第三次是2006年至今的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时期。通过多年的努力,可以说,碑格乡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但与其他发达地区相比,其发展基础仍旧相当薄弱。下表是碑格乡近三年的经济发展概况:
年份	经济总收入(万元)	财政收入(万元)	人均纯收入(元)		2007	2713	154	1381		2008	3005.38	210	1521		2009	3621.45	238	1734		从上表中,我们发现碑格乡的经济发展水平明显偏低。加之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产业发展水平较低等因素的制约,使碑格乡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推进变得困难重重。
(二)自然环境恶劣。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相互依存,在一定程度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职业技能竞赛数控车工、数控铣工、加工中心实操训练试题-1.doc VIP
- 低压并网柜技术规范书.doc VIP
- 2025年法官入额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 VIP
-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计价格【2002】10号.doc VIP
- 2025年法官入额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 VIP
- 《GJ B798-1990-伪装涂料漆膜颜色》.pdf VIP
- 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上下册无密码全版】PDF版.docx VIP
- 职业生涯规划书.docx VIP
- 截屏-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3.0-2025-10-新能源.pptx
- 2022年二级造价师《建设工程计量与计价实务》(水利)考试题库.pdf VIP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