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中国古代史学术动态解读.docVIP

 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中国古代史学术动态解读.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中国古代史学术动态解读

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中国古代史学术动态解读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 张书林 本书的书名就有“新知识”一词,是指中学教材中没有的知识点和例证,这些我们在前面几篇解读中已经作了充分的说明。书名中还有“新视野”一词,就是指学术动态。我们先看一看游彪所写古代史学术动态的提纲: 第五章 学术动态 一、夏商周断代工程 二、中华文明的起源 三、封建社会的诠释 四、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五、秦汉时期中央集权体制的形成 六、秦汉时期的文化 七、魏晋时期的世族 八、魏晋时期的民族融合 九、隋唐政治制度的发展 十、唐宋社会变革 十一、繁荣的宋代文化 十二、明清时期的商品经济 十三、科举制与中国古代文化 十四、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变化与社会变迁 上述14个问题就是学术界争论最为热烈的重大问题,下面我们一个一个列举游彪最为看重的观点,也就是所谓“新视野”,我采取的标准就是游彪所用的篇幅最大的那一观点,或者直接点名道姓的观点。 一、夏商周断代工程 他介绍了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大致情况,我们可以把它分解为四个部分: 1】四个具体目标:(1) 探讨西周共和元年(前841)以前各王比较准确的年代;(2)力争确定商代后期武丁以下各王比较准确的年代;(3)构建商代前期比较详细的年代框架;(4) 提出夏代历史基本的年代框架。 2】九个研究课题:(1)有关夏商周年代、天象及都城文献的整理及可信性研究;(2)夏商周天文年代学综合性问题;(3)夏朝年代学;(4)商朝前期年代学;(5)商朝后期年代学;(6)武王伐纣年代研究;(7)西周列王的年代学研究;(8)碳十四测年技术的改进与研究;(9)夏商周年代研究的综合和总结。在这些课题之下设置了44个专题,涉及历史学、考古学、天文学、科技测年四个学科门类。 3】研究方法的特点,是将与年代学有关的考古学、历史学、古文字学、天文学和科技测年技术等学科结合起来,进行多学科、多角度、多层面的探索。其研究途径主要是:(1)搜集、整理、鉴定和研究传世的古代文献和出土的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材料,对其中有关的天文、历法记录通过现代天文计算,推定其年代。(2)整理和区分具有典型意义的考古遗址和墓葬材料,进行必要的发掘,取得系列样品,进行常规和AMS(加速器质谱计)的碳十四测年。最后对得到的结果进行综合、深化,得出尽可能合理的年代学年表。 4】成果,即夏商周年表 朝代 王 年代(公元前) 年数 夏朝 禹 2070-1600年 启 太康 仲康 相 少康 杼 槐 芒 泄 不降 扃 廑 孔甲 皋 发 履癸(桀) 商朝前期 汤 1600-1300年 太丁(词典无) 外丙 仲壬(中壬) 太甲 沃丁 太庚 小甲 雍己 太戊 仲丁(中丁) 外壬 河亶甲 祖乙 祖辛 沃甲 祖丁 南庚 阳甲 盘庚(迁殷之前) 商朝后期 盘庚(迁殷之后) 小辛 1300-1251 50 小乙 武丁 1250-1192 59 祖庚 祖甲 1191-1148 44 廪辛 康丁 武乙 1147-1113 35 文丁 1112-1102 11 帝乙 1101-1076 26 帝辛(纣) 1075-1046 30 西周 武王 1046-1043 4 成王 1042-1021 22 康王 1020-996 25 昭王 995-977 19 穆王 976-922 55(共王当年改元) 共王 922-900 23 懿王 899-892 8 孝王 891-886 6 夷王 885-878 8 厉王 877-841 37(共和当年改元) 共和 841-828 14 宣王 827-782 46 幽王 781-771 11 他的评价是“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学术界多学科专家联合攻关所推出的比较有依据的一份年表,为以后使夏商周年代进一步精确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中华文明的起源 1.探讨“文明”一词的概念和标志的理论。他说了四种观点,其中第一种影响最大,第四种他用的篇幅最大,我们就引录这两种: 一是以夏鼐为代表,引用并发展摩尔根一恩格斯的社会发展史学说,依据考古学探索中国文明起源的特点和具体探索的对象,提出“文明”一词是用来指一个社会已由氏族制度解体而进入有国家组织的阶级社会的阶段,并提出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omiya + 关注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