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编———三个典型村、六个英模、供销、三义等典型.docVIP

 第五编———三个典型村、六个英模、供销、三义等典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编———三个典型村、六个英模、供销、三义等典型

第五编 莒南战争年代红色英模人物 一、战斗英雄——曹玉海 曹玉海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特等功臣。出身贫农。1923年生,山东省莒南县涝坡乡东店头村人。1943年1月参加八路军,1944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志愿军总部为一营记集体一等功1次,并授予“攻守兼备”锦旗1面;追授他为“特等功臣”和“一级战斗英雄”称号。1945年6月4日,三连在重罗山一带阻击由胶南县泊里镇向诸胶边南部地区进犯的日伪军500余人, 他和战友们顽强作战,打退敌数次冲锋。敌将逃时,又灵活地迂回至敌侧后,狠狠打击了敌人。战后, 他被滨海支队授予“战斗模范”称号。9月,他随部队挺进东北,10月任班长。1946年1月任排长。4月,在阻击国民党新一军、七十一军等主力部队抢占战略要地的战斗中,他所在的三连奉命坚守四平以东的一小高地。22日,敌先以密集炮火向三连高地轰击达1小时,继以400余人发起集团冲锋。已激战多日的三连,人员伤亡过半,弹药所剩无几,他仍沉着应战,待敌近至三四十米时突然开火予敌以重大杀伤。后因力量悬殊,大部阵地被敌占领。关键时刻,端起刺刀,第一个冲入敌群;战士们亦纷纷跃出战壕,与敌展开白刃格斗,终于打垮敌人,守住了阵地。此次战斗,三连共歼敌300多名。他被评为师“战斗模范”。在东北战场上,他参加重要战斗20余次, 负伤6次,2次被评为师战斗模范,7次立功,获“勇敢”奖章5枚。1949年3月,任营长。6月,在湖北宜昌战斗中再次负伤。后转业到地方工作,任湖北省武汉市监狱狱长。翌年朝鲜战争爆发,他坚决要求参加抗美援朝。7月重返原部队仍任一营营长。10月,随部队入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第114师第342团第1营营长。在子月峰守卫战中,他率1个连出其不意袭击驻月里的李承晚军,歼敌120多人。11月,在二次战役的阳站战斗中, 他指挥一营两个连全歼土耳其1个营,毙伤敌700余人,缴获汽车130余辆、榴弹炮17门。1951年1月下旬,在第四次战役时,志愿军三十八军等部队奉命在汉江南岸组织防御,掩护主力兵团集结,以粉碎敌人的疯狂反扑。经半个多月的激战后,一营于2月10日奉命坚守武甲山、莺子峰一带阵地,与敌反复拼杀,战斗十分激烈。2月12日拂晓,美军骑一师1个团,在24架飞机、52辆坦克及50门大炮的配合下,向一营主阵地京安里以北350.3高地发起凶猛进攻。 他勇敢机智,靠前指挥部队顽强抗击,连续打退敌人4次进攻,当一部分敌人突入阵地时,他带领部队英勇反击,不幸中弹牺牲。战士们在营长的激励下,拼死与敌搏斗,打垮十几倍于己之敌的10余次进攻,歼敌680余名,守住了阵地。莒南县聚将台村人。1940年,他送长子参加八路军,两年后又将17岁的次子送到区中队。在1946年他动员三儿子首先报名参军,还劝说刚结婚十几天的三儿媳支持丈夫参军。长子和次子牺牲,他强忍悲痛,和儿媳们一起碾米磨面支前,并动员两个儿媳先后改嫁。1950年,三儿子又牺牲在朝鲜战场。县政府为照顾他,在县城为其盖三间平房,并配一名公务人员帮他料理生活。他谢绝政府的照顾,坚持住在农村老家,他说:“给国家添麻烦,对不起牺牲的儿子。”60多岁后,还主动担任村科学实验队队长,使该村成为小麦高产村。是省第三届人大代表刘永良出身于贫苦农民家族,性情耿直,善吹长号。解放前靠做长工为生,有时给富裕人家当吹鼓手赚钱糊口。1939年,莒南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刘永良积极参加抗日活动,接受党的领导。1940年,他送长子刘福林参加了八路军;1942年,抗日战争处在最艰苦的阶段,他又将年仅17岁的次子刘孟林送到了区中队,参加地方抗日武装活动。1946年,为了夺取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人民解放军急需补充兵源,刘永良说服地方领导,把身边最后一个儿子刘洪林送上了前线。1947年春,刘永良的长子在对敌作战中不幸牺牲;1948年次子刘孟林也牺牲;1950年冬,三儿子刘洪林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又壮烈牺牲。刘永良身为三烈属,不居功自傲,不要政府的照顾,总是把分到他名下的救济粮款让给别人,并积极投身农业生产,还担任村治保主任,被群众称为“老管家”。1953年,莒南县人民政府向刘永良敬赠了“为人民牺牲光荣”的横匾;1954年,第八区人民政府授予他“三烈士之家”的光荣匾。1963年,他当选为莒南县第五届人大代表,山东省第三届人大代表。1976年4月25日,刘永良在家乡病逝,终年85岁。张秀菊(1903~1980)女,山东省莒南县道口乡曹家庄子村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因生活所迫,两个姐姐先后被卖掉。6岁时,父亲病死。8岁,母亲又因地主逼债而悬梁自尽,哥哥下了江南。自此,张秀菊孤苦一人,靠乞讨度日。20岁时嫁给薛家道口村贫苦农民薛永福,后习称“薛大娘”。 1942年,担任村妇救会长,并加入中国共产党,送长子薛俊彦参加八路军。由于她的带动

文档评论(0)

rongqiaocc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