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一叶总情.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枝一叶总情

一枝一叶总关情 ——市直单位选派广饶县“第一书记”工作纪实 “我的脚上沾有多少泥土,我的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三年前,13名由市直单位选派的“第一书记”肩负着组织的重托和群众的期盼,到广饶县部分农村任职。三年来,他们在基层的工作情况如何?为老百姓办了哪些事?群众是否满意……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走访了部分“第一书记”帮扶村,近距离感受他们那种倾情帮扶办实事、心系百姓解民忧的“沃土情结”。 化解民忧,帮在心坎处 和煦的春风拂面,暖暖的阳光相随,记者沿着干净整洁的街道走进李鹊镇东水村,村委办公室门口“省级文明村”的光荣牌在阳光下闪着耀眼的光芒。文化广场上,各种健身器材一应俱全,不少老人带着孩子在这里玩耍。 “你准想不到,以前这儿是个大垃圾坑。天一热,蚊蝇成群。多亏了李书记,帮我们建设了文化大院,建起了健身广场,安装了健身器材。农村也有了健身广场,真的是太好了。”今年74岁的李忠贤大爷高兴地说。 李大爷口中的“李书记”就是市国土资源局选派东水村“第一书记”李治保。“刚驻村时,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一到下雨天,大家伙儿都忙着排水,有的群众还因此闹了不少矛盾。”为此,他多方协调,投资300余万元,对村内全部街道进行了水泥硬化、绿化、亮化,提升了村庄环境。 帮扶一个村,带动一大片。东水村进村道路东风路年久失修,连接新潍高路至东水村路段坑洼不平,严重影响了群众的出行和经济发展。李治保积极争取所在单位支持,并协调相关部门,投资340万元,组织实施了区域帮扶项目,对东风路进行改造,有效解决了道路两侧5个村庄2000多户群众的出行问题。 “帮扶,就是办群众想办的事情。”采访中,像这样为群众解难题的事例还有很多。市公路局驻花官镇杨王社区第一书记马林协调资金75万元,对杨王幼儿园进行了升级改造,教学设施、办公场所老化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驻丁庄镇尚道村第一书记李东芝帮助村里建设了社区卫生服务站,并从广饶县第二人民医院聘请专职医师定期坐诊,为村民提供全方位就诊医疗服务,受到群众欢迎。 产业富民,扶在方向上 在大王镇大王西村,有一个村民自己的乡村公园。走在游园小路上,记者看到,这里不仅种植了樱花、速生白腊、蜀桧、速生国槐、法桐等特种花木,还摆放了石凳石桌,空气清新、环境宜人,成为村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村党支部书记李华告诉记者,这里以前是村民种植的蔬菜大棚,有些已经闲置了,2013年,在市林业局驻村‘第一书记’张富国的帮助下,村里进行了土地流转,投资80余万元,以育苗为基础,种植特种花木35000余株,每年可增加集体收入5万元。 “驻村帮扶,首要的还是要带领村民致富,解决村集体经济‘,,,,HYPERLINK,,,,/2013/dysjx/bwtg/201310/9001100.htm,,,,\l,,,,#,,,,\t,,,,_blank,,,,破壳’的难题。”在丁庄镇尚道村,“第一书记”李东芝探索实施了产业富民、项目强村、环境宜居、文明提升及党建聚力等五项工程,在做强大蒜种植产业、优化畜禽养殖产业的同时,还帮村里注册成立了尚道机械工程有限公司,购置大型运输车10台,挖掘机2台,对外承揽各类土方工程,为村集体带来了可观的收益。 洛程村是传统大蒜种植专业村,但因农田生产设施老化,大蒜品种单一,没有形成品牌,造成产品销售难、价格低,村民持续收入乏力。 吴秀国是市农业局派驻该村的“第一书记”,他到村后,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经过深入细致的走访调研,确立了以改善农田生产条件、抓好品牌认证、扶强合作社为突破口,做大做强大蒜产业的帮扶思路。三年来,他先后帮助村里争取到了省级富硒大蒜生产基地建设和市级标准化蔬菜基地建设等5个项目,获得省、市扶持资金100多万元,全面配套了沟渠路、桥涵闸,帮助注册了“洛程牌”商标,申报了绿色食品认证,以合作社为基础,鼓励有能力、有意愿的村民联合承包了13处蒜片脱水厂和6座恒温库,使全村年可生产大蒜片3500吨,储存蒜薹3000吨,实现增收800多万元。 七村联动,激发基层活力 3月24日,在大码头镇前桑村村委会议室,市直单位驻该镇的7位“第一书记”——前桑村“第一书记”王江华、桑一村“第一书记”张志鹏、蒋官村“第一书记”杨建峰、李官村“第一书记”李志鹏、乌河村第一书记“宋国富”、码后村“第一书记”张艺东、码二村“第一书记”闫海峰又一次聚在一起,为了各自村里的稳定和发展,热火朝天地讨论着。 三年来,每隔一段时间,他们都会聚在一起,聊聊村上最新的工作进展,分享了解到的有助村里发展的信息,讨论各自工作上遇到的困难……他们来自不同的单位,为了更好地开展帮扶工作,立足各自职能,采取信息、资源、技术共享的方式,实施联动帮扶。 对于驻村帮扶工作,13位“第一书记”有着全面的理解。帮扶,既要重“硬件”,实施基础设施帮扶,

文档评论(0)

pep223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