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必修3综合测试题.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歷史必修3综合测试题

高中历史必修三综合测试题 班级 姓名 座号 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 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右图是建于宋代的福建泉州清源山老君岩。“老君”思想体系的核心是( ) A.“德” B.“礼” C.“道” D.“法” 2.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为塑造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奠定了基础。与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相对应的排列组合是( ) A.君子、侠客、隐士、英雄 B.英雄、侠客、隐士、君子 c.君子、侠客、英雄、隐   D.英雄、隐士、侠客、君子 3.南宋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这里的“理”主要是指( ) A.天体运行规律 B.传统道德规范 C.社会发展规律 D.自然发展规律 4.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上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由此形成了( ) A.量农抑商思想 B.君主批判思想 C自由平等思想 D.经世致用思想 5.一个电视剧摄制组布置三国初年曹植的书房。为再现真实的历史场景,其道具可选用( ) ①毛笔、纸张②一叠印刷的书籍③一本《论语》④王羲之的《兰亭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某同学想临摹行书字帖,应选择下列著名书法作品中的( ) 7.说到民生,我们也许会吟诵“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其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出自( ) A.李白 B.杜甫 C.陆游 D.苏轼8.下列作品创作时间最晚的是( ) 9.徽剧与汉剧相互融合,兼收昆曲。秦腔以及其他民间曲调的唱腔、剧目和表演方式,形成了一个新剧种:( ) A.琼剧? B.元杂剧?? ?C.京剧??? ?D.粤剧 10.称林则徐是近代睁眼看世界第一人”,主要是因为他( ) A.认识到清朝国势日趋衰弱 B.认识到发展对外贸易的重要性 C.认识到列强侵华的必然性    D.主张突破传统观念,学习西方 11.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同儒学思想结合起来,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的文献是( ) 12.五四时期是各种新思潮广泛传播的时期。若想了解这一时期思想争鸣的状况,可以查阅( ) ①李大钊的著述②胡适的论著③谭嗣同的言论④陈独秀的文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3.1921年12月20日,开明书店出售下列书籍:①《共产党宣言》②《庶民的胜利》③《列国陆军制》④《儒门医学》⑤《汽机新制》。其中有可能在新文化运动后期成为畅销书的是( ) A.①② B.②④ C.③⑤ D.①③ 14.不同的时代需要不同的理论来指导。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15.指导中国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发展的基本方针是( ) A.“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C.“洋为中用,古为今用” D.“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16.《春天的故事》歌词中写道: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其中的“春天”主要是指( ) 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②邓小平南方谈话③中共十四大的召开④中共十五大的召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7.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理论创新成果的最高概括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思想的提出( ) A.成为开始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标志 B.成为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宣言书 C.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 D.回答了新时期“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 18.国外有人说:“到21世纪30年代,中国人口将达16亿,那时谁来养活这么多人?谁来拯救由此引发的全球性粮食危机?”用自己的行动来回答上述问题的科学家是( ) A.钱学森 B.袁隆平 C.李四光 D.华罗庚 19.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发

文档评论(0)

bmd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