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年产3万吨丁醇丙烯净化及羰基合成车间的初步设计
第一章 总 论
1.1 概 述
1.1.1意义与作用
丁醇是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它有三个重要的品种:正丁醇、异丁醇。正丁醇主要用于生产丙烯酸丁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联二酸二丁酯等酯类产品。前者用于涂料和粘合剂,后者为PVC的增塑剂。用丁醇生产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脂肪族二元酸酯类增塑剂,广泛用于各种塑料和橡胶制品的生产。丁醇是生产丁醛、丁酸、丁胺和醋酸丁酯等有机化合物的原料,可用做树脂、油漆、粘接剂的溶剂及选矿用的消泡剂,也可用做油脂、药物和香料的萃取剂及醇酸树脂涂料的添加剂。
1.1.2 国内外现状及发展前景
1.国外发展概况
丁醇是随着石油化工、聚乙烯塑料工业的发展和羰基合成工业技术的发展迅速发展起来的。羰基合成反应技术是1938年在德国最先开发成功的,随着在英、美、法、意等国家获得发展。自低压铑法问世以来,该法在丁辛醇工业领域独领风骚,先后转让给9个国家,共建设了23套装置,采用该法生产的丁醛产量超过3.5mt/a,占丁醛总产量的70%。所有新建装置全部采用低压铑法,该法以其技术优势正在逐步淘汰高压铑法。
近10年来,随着各国对环境保护认识的提高,烟气脱硫的关键技术有了飞速的发展,尤其是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投入大量人力、财力进行开发并取得显著成效。据有关资料统计,到1998年止,美国投产了相当于装机容量150?GW的电厂烟气脱硫装置;德国投产了相当于装机容量30?GW的电厂烟气脱硫装置;日本已建成投产大型脱硫装置1?400台(套),相当于装机容量39?GW。
2.国内发展概况
我国的丁醇生产技术在1980年以前主要采用粮食发酵法制丁醇,采用乙醛缩合法制丁烯醛,丁烯醛缩合、加氢制丁醇。由于工艺技术落后,这类的丁醇生产装置已经停产。
1976年,吉化公司从德国BASF公司引进50kt/a的高压铹法丁辛醇装置。1982年建成投产。随后,大庆石化总厂,齐鲁石化公司从英国DAVY公司成套引进丁辛醇生产技术,并在1986年,1987年相继投产。
(1)1992年北京化工四厂从日本三菱化学公司引进丁醇生产的专利技术及关键设备,于1996年投产。
(2)1996年齐鲁石化公司在原有装置的基础上,将原来低压羰基合成气相循环法改为液相循环法。在反应器不变的情况下,将产量扩大为原来的1.9倍。1998年吉化公司对原有的BASF高压羰基合成装置进行改造。引进了UCC/DAVY第四代低压液相循环羰基合成技术,在保留了原装置的异构物分离、丁醛缩合、辛烯醛液相加氢、醇的精馏分离等几部分的基础上,另外扩建了一套气相加氢、丁醛缩合、液相加氢、醇精馏分离系统,改造后的装置于2000年8月投产。
1.1.3 产品的性质与特点
本装置产品为丁醇。
1.丁醇 (Butyl alcohol)分子式C4H9OH,有四种同分异构体——正丁醇 CH3CH2CH2CH2OH,异丁醇(CH3)2CHCH2OH,仲丁醇CH3CH(OH)CH2CH3和叔丁醇(CH3)3COH。均为无色有毒的易燃液体,能溶于多种有机溶剂中。
2.正丁醇(n-Butyl alcohol)英文名称 1-Butanol。
产品理化性质:分子式C4H10;系统命名为1-丁醇。分子量:74.12,熔点-90.2℃,相对密度为0.810 g/mol。无色透明液体,沸点117.5℃,凝固点-89.5℃,闪点36-38℃,自然点365℃,微溶于水,能与乙醇和乙醚混溶。
3.异丁醇(i-Butyl alcohol)
产品理化性质:分子式C4H10;系统命名为2-甲基-1-丙醇。分子量:74.12,熔点-108℃,相对密度为0.805g/mol。无色透明液体,沸点108.0℃,凝固点37.7℃,闪点28℃,自燃点426.6℃,易溶于水,乙醇和乙醚。折光率(n20):1.395-1.397。
1.1.4 产品的生产方法概述
丁醇的生产工艺有两种路线。一种是以乙醛为原料,巴豆醛缩合加氢法;另一种是以丙烯为原料的羰基合成法。
由于发酵法及乙醛法工艺流程长,设备腐蚀严重,极不经济,现有装置已基本淘汰。当今丁醇生产的主要方法是以丙烯为原料的羰基合成法。以丙烯为原料的羰基合成法又分为高压钴法、改性铑法、高压铑法和改性铑法。其中改性铑法是当代丁醇合成技术的主流。改性铑法又分为气相循环和液相两种。液相循环改性铑法是当今世界最先进,最广泛使用的丁醇合成技术。
高压羰基合成技术是1940年由德国开发成功的,1970年发展到顶峰。该法以钴盐作为催化剂,反应压力为20-30Mpa。中压羰基合成技术是壳牌公司首先采用的。该法采用一种有机膦配位体钴做催化剂。反应温度在104—200℃,反应压力为6.5Mpa。低压羰基合成技术是在70年代中期出现的,是丁醇生产技术的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本科毕业论文---某县城区110kv变电站继电保护设计.doc
- 本科毕业论文---某事业单位会务中心设计钢结构施工组织设计计算书.doc
- 本科毕业论文---某些非线性常微分方程的常数变易法.doc
- 本科毕业论文---内江市酒精厂污水处理工程设计.doc
- 本科毕业论文---纳米聚合物微球.doc
- 本科毕业论文---耐克经典品牌专卖店设计.doc
- 本科毕业论文---脑中风康复设备机电一体化.doc
- 本科毕业论文---尼龙66研究与应用.doc
- 本科毕业论文---逆变电源的设计.doc
- 本科毕业论文---逆向物流.doc
- 本科毕业论文---年产4万吨12°p啤酒厂设计发酵罐.doc
- 本科毕业论文---年产4万吨气化工段设计.doc
- 本科毕业论文---基于三层架构的征婚交友网站设计与实现.doc
- 本科毕业论文---年产5万吨酒精工厂设计.doc
- 本科毕业论文---年产5万吨雪梨汁饮料工厂设计说明书.doc
- 本科毕业论文---年产6万吨11°p啤酒厂发酵车间工艺设计.doc
- 本科毕业论文---年产6万吨丁苯橡胶聚合釜及其主要附属设备设计课程.doc
- 本科毕业论文---年产8万吨合成氨合成工段设计.doc
- 本科毕业论文---年产6万吨环氧乙烷氧化反应工序工艺设计说明书.doc
- 本科毕业论文---年产10万吨电解铜的铜电解车间设计任务书.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