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箱焊接机器人工作站20120414.docx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油箱焊接机器人工作站20120414

油箱焊接机器人工作站方案设计说明书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4月油箱焊接机器人工作站方案设计说明书一、项目内容设备名称:油箱焊接机器人工作站设备数量:一个工作站,包括一套机器人和两个焊接工位设备用途:本工作站用于各规格油箱的焊接二、工件技术规格工件材料:低碳钢(16Mn)焊缝规格:指接焊缝工件厚度:2mm工件尺寸:700×700×2000mm(最大规格)工件重量:约为500Kg左右焊前工艺:手工点固。三、油箱焊接机器人工作站总体方案说明3.1焊接工艺油箱为方形结构,焊缝形式为指接形式,焊缝宽度为2+2共4mm。若采用CO2/MAG焊接方式,那么由于焊缝宽度有限,只能采取小电流来进行焊接,而由于工件属于结构件,焊缝缝隙会有较大变化,这时若加大送丝填充缝隙,会带来焊接电流的增加,易发生咬边烧蚀等焊接问题。TIG焊接方法有电弧稳定,能量集中的优点,相比较CO2/MAG,更容易控制焊接稳定性。通过填丝的方式满足焊缝的工艺要求,而且在焊缝缝隙较大的位置可以提高送丝速度来填充金属,而不会影响焊接参数。由于工件产量不高而且为高质量要求的工件,因此该方案选用TIG焊接方法进行工件焊接。3.2机器人机器人柔性度高,只需要编制相对应机器人程序,即可满足于多种规格型号工件的焊接需要。此外,为了减少工件变形,需要在焊接时按照一定的焊接顺序和焊接方向进行焊接,机器人完全可以满足这样的焊接要求。目前,机器人主要制造商集中在欧洲和日本。日本机器人虽然在使用寿命,机械刚度,扩展功能相对于欧洲机器人略逊一筹,但是物美价廉。不过日本机器人存在对军工企业的限制问题。本方案采用日本安川公司的MOTOMAN MH6机器人,MOTOMAN机器人全世界销量第一,而且在国内较早成立中日合资公司,主要销售、技术、售后服务均是中国技术人员,限制较少。3.3焊接工位由于焊缝分布在工件6个面上,因此需要变位机对工件进行翻转变位才能使机器人焊接到所有焊缝。变位机采用头尾架形式,旋转轴与地面水平。为了适应不同长度的工件装夹,尾架可前后移动。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在机器人两侧分别布置一套变位机,一套变位机进行焊接,另一套进行工件装夹。3.4机器人运动滑轨MH6机器人最大运动范围可达2844mm,但最大范围是指机器人手臂伸直时的运动范围,而这个姿态的机器人不可避免的与工件发生干涉;同时若工件靠近机器人,机器人受其自身结构限制,是无法到达的。因此,必须增加机器人有效的运动范围,即提高机器人可达性。本方案采用高精度机器人运动滑轨来提高机器人可达性。机器人安装在机器人运动滑轨上,不仅可以扩展机器人运动范围,而且在焊接靠近机器人的焊缝时,改善机器人姿态。良好的机器人姿态会提高了送丝稳定性,保证焊接质量。3.5跟踪系统由于工件为结构件,焊缝位置会有较大偏差,焊缝间隙不一致等问题,需要通过焊缝跟踪的方法来实时校正机器人焊接位置轨迹,使其能够按照实际焊缝轨迹行走。而指接形式焊缝为平面焊缝,目前只有激光视觉跟踪可以满足这种焊缝形式的跟踪要求。本方案采用英国META公司的SLS-050激光视觉焊缝跟踪系统来实时校正机器人轨迹偏差,同时根据其输出的焊缝间隙信息,实时调节送丝速度,具有一定的自适应能力。3.6工装夹具工装夹具安装在焊接工位的变位机上,工件的工装夹具不采用标准的横梁结构,横梁结构会遮挡焊缝,使机器人难以一次装件完成所有焊缝的焊接。为此采用顶紧的方式来固定工件,这样只需要变位机翻转,即可焊接所有焊缝。四、工作站设备介绍4.1焊接机器人系统4.1.1机器人本体MOTOMAN MH6型机器人为一6轴关节式机器人,采用的新型交流伺服电机具有结构紧凑、高输出、响应快、高可靠性等特点,从而使机器人本体紧凑灵活,具有较大的运动空间、更好的稳定性和较高的重复定位精度,尤其适合于三维曲线焊缝的焊接。技术数据如下:结 构垂直多关节形(6自由度)最大动作范围S轴(回旋)±170oL轴(上臂)+155 o,-90 oU轴(下臂)+250 o,-175 oR轴(手腕回旋)±180 oB轴(手腕摆动)+255 o,-45 oT轴(手腕回转)±360 o最大速度S轴3.84rad/s,220 o /sL轴3.49rad/s,200 o /sU轴3.84rad/s,220 o /sR轴7.16rad/s,410 o /sB轴7.16rad/s,410 o /sT轴10.65rad/s,610 o /s允许力矩R轴11.8N·m(1.2Kgf·m)B轴9.8N·m(1.0Kgf·m)T轴5.9N·m(0.6Kgf·m)允许惯性力矩(CD2/4)R轴0.27Kg·m2B轴0.27Kg·m2T轴0.06Kg·m2重复定位精度±0.08mm负载质量6Kg电源容量3相200V±10% 7KVA本体质量130Kg安装环境温 度0~45℃湿 度2

文档评论(0)

jiulam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