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第六章矿井防治水..doc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6第六章矿井防治水.

第六章 矿井防治水 第一节 矿井水文安全条件分析 一、矿井水文地质情况 (一)水文地质资料 1、矿井水文地质类型 依据地质报告,井田划分了三个含(隔)水层(段),即:第四系冲洪积孔隙潜水强含水层(Ⅰ)、中侏罗统西山窑组孔隙裂隙承压中等富水含水层(Ⅱ)、中侏罗统头屯河组弱含水层(Ⅲ)。 本区属中山地形,基岩裸露,第四系覆盖较少,地势总体南高北低,地形有利于自然排水。井田范围内地表无常年流动的地表水。区内气候干燥,蒸发强于降水。井田南部边界之外的白杨沟河及河床孔隙潜水是中侏罗统西山窑组孔隙裂隙承压中等富水含水层(Ⅱ)的主要补给源。由于地层岩石裂隙不甚发育,且泥质充填、夹层较多,加之井田地质构造简单,故地下水的补给不存在直接通道和直接灌入,补给方式是按地层渗透性能进行缓慢补给。 地质部门依据地层各含水层的性质(中、粗砂岩);含水层补给条件(白杨河远距离渗透性补给);钻孔抽水试验单位涌水量(q=0.23~0.247L/s.m);渗透系数(k=0.14~0.324m/d)及矿床充水方式(顶底板直接或间接)和井下涌水量预测,综合评定矿井水文地质条件为中等—较强富水的矿床。 2、断层、裂隙、陷落柱等构造的导水性 井田地层总体形态为一向北倾斜的单斜构造,地层倾角10~18°左右。地质勘探没有发现断距大于20m的断层及大的裂隙、陷落柱及其它构造,属地层稳定,构造简单类型。 通过在首采及其外围共2.99km2的三维地震补充勘探,共发现14条断层。其中;落差0~5m的断层12条,落差0~15m的断层1条(DF2),落差0~40m的断层1条(DF19)。由断层性质可知,多数断层落差较小,其延展长度有限,根本涉及不到与白沟河或河床冲洪积孔隙潜水强含水层,故断层不导水。目前井下实际已揭露了落差较大的DF2和DF19断层,证实井下断层不存在导水现象。 3、主要含水层水位标高和单位涌水量等参数特性及隔水层分布 井田划分了三个含水层(段),即:第四系冲洪积孔隙潜水强含水层(Ⅰ)、中侏罗统西山窑组孔隙、裂隙承压中等富水含水层(Ⅱ)、中侏罗统头屯河组弱含水层(Ⅲ)。 各含水层(段)特征如下: (1)第四系冲洪积孔隙潜水强含水层(Ⅰ) 分布于井田南界之外白杨沟河两岸,由冲洪积砾石、卵石、砂粒组成,分选性差,层厚4~18m,地下水以孔隙潜水的形式赋存于冲洪积层中,主要受白杨河水的渗漏补给,次为大气降水补给,水位埋深0.98~2.08m,水量丰富。据《新疆呼图壁县白杨沟煤矿详查报告》中QJ1、QJ2抽水试验资料:水位降深0.84~1.07m,单位涌水量0.62~1.42L/s·m。 (2)中侏罗统西山窑组孔隙裂隙承压中等富水含水层(II) 出露于井田中南部,伏于第Ⅲ弱含水层之下。含水层岩性主要由粗砂岩、中~粗砂岩、泥质粉砂岩、泥岩及煤组成。 其地下水主要受白杨沟河远距离的河床渗漏顺层补给。据ZK301孔的混合涌水试验,其地下水位高出地面14.07m(地面测得水头压力为0.1407Mpa)。水位降深(S)13.78m,渗透系数(K)0.143m/d,钻孔单位涌水量(q)0.23L/s·m(0.1q1.0L/s·m);另据ZK302孔及ZK5孔涌水试验的资料:q在0.24~0.25L/s·m之间,K在0.14~0.324m/d之间,此含水层富水性中等。钻孔平均水位标高+1464.41m。 (3)中侏罗统头屯河组弱含水层(Ⅲ) 广布于井田北部,由砂岩、泥岩组成,厚度11.27~220.53m,该岩组出露位置较高,四周裸露地表。此层属弱含水层,对矿区的水文地质影响不大。 4、第四系含水层、隔水层特征、补给来源和与地表水的联系 第四系含水层分布于井田南界外白杨沟河两岸,由冲洪积砾石、卵石、砂粒组成,分选性差,层厚4~18m,地下水以孔隙潜水的形式赋存于冲洪积层中,主要受白杨河水的渗漏补给,次为大气降水补给,水位埋深0.98~2.08m,水量丰富。据《新疆呼图壁县白杨沟煤矿详查报告》中QJ1、QJ2抽水试验资料:水位降深0.84~1.07m,单位涌水量0.62~1.42L/s·m。井田范围内第四系覆盖较少,地形高差变化大有利于自然排放大气降水。井田地表无常年流动的地表水。区内气候干燥,蒸发强于降水。 (二)矿井正常涌水量及最大涌水量 地质勘探采用大井法对矿井(精查区)+1250m水平以浅进行了涌水量预算,预算结果涌水量为15204.37m3/d(633.5 m3/h)。 设计时矿井的涌水量应按一水平(+1255m)的涌水量进行考虑,故设计引用地质报告中的计算方法和水位标高、含水层厚度等参数对矿井一水平的涌水量进行了预算,预算结果为一水平(+1255m)正常涌水量为1043m3/h,最大涌水量1471m3/h。 (三)地表水体 井田范围内无地表水系,沟谷平时干涸无水,雨

文档评论(0)

sdgr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