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文综(地理)摸底测试.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年高考文综(地理)摸底测试

2015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地理)摸底测试 第I卷 本卷共11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近几年,在我国许多城市道路旁出现了一道新的风景线(如图l所示),即风光互补道路照明,它是风力发电机和太阳电池方阵两种发电设备共同组成的新兴发电系统。它将发出的电能存储到蓄电池组中,当用户需要时可通过输电线路送电。据此并读图完成1~2题。 1.这种新能源利用领域的开辟,很快引起国内众多企业的关注,一些中小企业投资踊跃。对此解释欠合理的是( ) A.该项目的投入上市与实施,利于节能减排 B.产品应用均可缓解城乡照明对常规电能的依赖 C.产品投入使用的寿命长、受自然变化影响小 D.该项目市场前景广阔,投资风险小 2.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为了太阳能的充分利用,一般太阳电池方阵平面板的倾角随纬度而定,但朝向应定为( ) A.正东 B.正南 C.正西 D.正北 我国某大都市(地理坐标:115.70~117.40E,39.40~41.60N)人口分布极不均衡。仅占全市面积不到8%的中心城区建成区中集聚了全市接近80%的常住人口(如图2所示)。读图完成3~4题。 3.该城市人口分布如此不均衡,除欠合理的城市发展方式外,另一主因是( ) A.制造业与矿业资源分布不均衡 B.绿地与湿地资源分布不均衡 C.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与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 D.优质水源地与境内旅游资源分布不均衡 4.该城市应是( ) A.上海 B.天津 C.北京 D.重庆 图3所示的L区域,在地图上形似香蕉(彩色图上饰以欧盟的标志色——蓝色),所以,在欧洲被称为“蓝色香蕉”地带。该区域范围涉及到多个国家,是欧洲人口、金融和工业最集中的地区。读图完成5~6题。 5.该地带成为欧洲经济发达核心地带,对其优势区位条件概括合理的是( ) ①地理位置优越,地域联系与协作紧密 ②河网密布,水能丰富,环境优美 ③人口密集,城市集中,人力资源丰富 ④工业基础雄厚,交通便利,体系完整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6.该地带也具有得天独厚的农业生产条件,其主要的农业为 ( ) A.大牧场放牧业和林业 B.水稻种植业和园艺业 C.乳畜业和小麦种植业 D.玉米种植业和渔业 人们的日常社会活动行为主要涉及通勤、购物、闲暇等,这些活动行为具有一定目的指向性和行为空间的变化。读我国中部某地区乡镇农户购物行为的圈层结构演变示意图(图4),回答7~8题。 7.与1998年比较,2008年该地的农户商品购物( ) A.购物的离家距离加大 B.4~8千米购物人数比例增加 C.购物活动集中在2.5千米地带 D.形成了有梯度的圈层结构 8.1998年与2008年相比,该地的农户所购置的商品为同一种类型,该类商品最可能为( ) A.日常用品类 B.交通工具类 C.建筑材料类 D.家用电器类 读某区域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图5),完成9~11题。 9.影响该区域等温线走向的主要因素为( ) A.海陆分布与纬度 B.海陆分布与洋流 C.地形地势与降水 D.盛行风向与植被 10.该区域沿海地区的自然景观应为( ) A.沼泽 B.沙漠 C.草原 D.森林 11.甲城市在12月22日,最可能( ) A.夜长大于昼长 B.正午产生的日影最长 C.昼夜时间等长 D.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第Ⅱ卷(必答题) 12.(22分)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6示意的Q湖流域位于北纬36015′~38020′和东经97050′~101020′之间,海拔 3192~5174米。该流域人口规模在20世纪60年代约为2万人,至今已达10余万人。 据最新卫星资料监测表明,近十几年来,Q湖面积变化趋势是先减小后增大,以2004年为分水岭,2004年面积最小,2005年开始湖水面积逐年增大,而且这种增长已经持续保持8年。科研工作者经过多方面资料分析,对Q湖的水量要素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见表1)。 表1:Q湖流域水量要素变化趋势预测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d7f8dg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