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公共选择学派.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公共选择学派

公共選擇學派 第四組 林姵如、黃家偉、吳宇婷、何旻儒 前言: 公共選擇(public choice)是經濟學者利用經濟學的假設與分析的方法,來解釋人類政治行為與結果所發展出來的理論(或稱學派),過去數十年來,已成為研究政治問題與現象的有利工具,並成為政治學門與經濟學門學生必修的課程。 而公共選擇理論中,透過我們所學的經濟分析,如票決矛盾、選票交易、尋租活動、稅的逃避問題、官僚體系的影響力等等,這些都會影響我們在公共議題上的抉擇,而我們最終選擇的結果,將會影響到他人,甚至擴及到社會的福祉。 背景: 代表人物----布坎南 詹姆斯·麥吉爾·布坎南(James McGill Buchanan,1919年10月3日—)是美國的經濟學家,以研究公共選擇理論而聞名,他也因此獲得1986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布坎南在1940年畢業於中田納西州立大學(Middle Tennessee State University),並且成為了維吉尼亞州的喬治梅森大學的教授,布坎南在那裡領導的公共選擇理論學派還被人稱為「政治經濟學的維吉尼亞學派」。他也曾在維吉尼亞大學(在那裡創建了湯瑪斯·傑佛遜研究中心)、洛杉磯加利福尼亞大學、以及維吉尼亞理工大學任教。 布坎南在1962年與戈登·圖洛克(Gordon Tullock)合著的The Calculus of Consent一書被視為是創立公共選擇學派的里程碑。尤其因為本書探討了一個自由社會下的政治結構,然而兩人所使用的研究方式和概念,在本質上卻是「源自於研究一個社會的經濟架構的學科」。 政府對經濟活動的干預應多或寡,各有經濟學者支持,布坎南認為政府的干預不易產生良好的效果。在他的理論架構中,「從政者」對個人利益的追求,猶如「一隻看不見的腳」在踐踏,將會帶來政府對個人的干預與對經濟的傷害。換句話說,「從政者」就如任何個人一樣也是追求私利的,他們就好比是企業家,追求的「利潤」是當選以及之後所帶來的權力。為了要贏得選舉,他就會誇大政府支出增加所能帶來的好處,低估了這種龐大支出帶來的社會成本。一般民眾對這種自私的想法常受蒙蔽,因此他要為大家揭開面紗;而這種自私正可以解釋當前自由世界政府所面臨巨大財政赤字的由來。   布坎南的得獎,對於人類的啟發具有兩種意義: 〈1〉重視科際整合的趨勢:個別學科經常是與其他學科相互影響的,尤其是經濟學常與社會學、政治學、心理學等學門相互影響,因此需多方考量才能完整解釋人類的經濟活動。布坎南的得獎,美國輿論即稱讚他把經濟與政治做了「高貴的揉合」。 〈2〉重視理論與現實的趨勢:美國政府的經濟政策與各國的民營化都是受到布坎南的影響。民營化可以減少從政者的私利追求,也就是減少那一隻看不見的腳的干預。當然,最重要的是要讓政府人士想法正確,避免政策選擇上的錯誤。 起源與信念 公共選擇研究法屬於理性模型,在公共行政研究上的應用,是1940年代由經濟學者所發展出來的,1960年代初期已有一些行政學者運用此法研究公共行政,一時尚無適當名稱。1971年Vincent Ostrom 和 Elinor Ostrom 兩人在美國《公共行政評論》發表「公共選擇:公共行政研究的不同途徑」一文後,公共選擇和政治經濟學才逐漸流行起來,而公共選擇學派的創始人布坎南(James M. Buchanan)和Gordon Tullock 兩位教授,其中布坎南曾在1968年榮獲諾貝爾經濟學獎。目前美國的大學裡普遍有在講授此課題,但在英國的其他社會科學的教師、學生及政治事件評論家,則很少認識這個研究途徑。 經濟事務研究所(Institute of Economic Affairs,簡稱IEA)在公共選擇發展的早期就看見了其重要性。關於人們以個人身分或在家庭中,以及各種自願性團體所做的「私人」選擇,總有著尖銳的討論及批評。但對於「公共」選擇----那些擁有操控他人生活之權力的政治人所做的選擇,此討論並不多見。後續有許多學者也陸續的對於這方面的議題多有探討研究,如Tullock 教授在1976年出版了《投票動機》;Buchanan, Wagner, 和英國的Burton教授,在1978年合著一個對於凱因斯思想在政府預算政策上的決定性駁斥;Buchanan和澳洲的Geoffrey Brennan教授合著,第88號Hobart Paper,內容大致是關於政府貶低硬幣幣值與製造通貨膨脹以維持其收入的致命傾向。一直到80年代依然有大大小小的研討會,對此學理的探討。 公共學派的經濟學家堅持,政治應該用經濟學的方法來加以研究,因此,認為政治是一種經濟活動。公共選擇的核心其實很簡單:如果說商人是追求私利,那為什麼不假設政府官員是「政治的企業

文档评论(0)

xqTDZJUaW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