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4课明末社会危机与农民起义 明末三案 明朝后期政治日益黑暗、腐朽。官吏贪污腐化,朝廷党争不已。先后出现了“梃击”、“红丸”、“移宫”等三案。 争国本 神宗末年,就立贵(立幼)还是立长问题,神宗与廷臣之间出现了激烈争论,是为争国本。在廷臣强烈要求之下, 1601年(万历二十九年),神宗被迫以长子朱常洛为太子。 梃击案和红丸案主角—— 明光宗朱常洛 东林党 是明末以江南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为主的政治集团 ,顾宪成与高攀龙等在东林书院讲学,议论朝政,裁量人物,后又制定了《东林会约》,发起了东林大会 。 明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 李自成起义 李自成率部进入河南,提出了“均田免粮”的口号,李自成占领西安。 1644年正月,李自成改国号大顺,建元永昌,改西安为长安,称西京。铸永昌通宝钱,造甲申历。 明末农民战争的失败及其意义 一是起义军推翻了腐朽的明朝,打击了地主阶级。二是起义军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均田”的口号,将农民的平等要求集中到土地问题上,表明农民战争进入了以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为斗争目标的更高阶段。三是起义军提出“公平交易”的口号。 失败的原因一是由于清兵入关,满汉地主联合镇压,二是起义军内部严重的流寇主义 ;三是政策的失误 。 * 明末社会危机 宦官专权 与汉、唐相比,明代宦官数量庞大,机构发达,权力广泛。 明朝宦官机构非常庞大,重要的有十二监、四司、八局,合称“二十四衙门”。 明太祖时,曾铸铁牌置宫门内: “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 明末社会危机 宦官专权 明成祖永乐十八年(1420),设立“东厂”特务机构,由亲信宦官掌管,后来例用司礼监太监提督,开宦官干政之端。 明宦官专权,始于英宗时之司礼监太监王振。 仁宗、宣宗以后,担任阁臣者,地位渐高。内阁票拟逐渐成为制度。 票拟制的实行,使内阁从制度上获得了普遍与闻朝政的权力,基本上打破了“诸司奏事不相关白”的限制。内阁通过拟旨可以影响和左右皇帝的决策。 票拟:一切内外章奏送到内阁,由阁臣先看,并提出处理意见,写在纸条上,与章奏一道呈给皇帝。票拟成为内阁最重要的职掌。 批红:皇帝看过章奏及阁臣的意见后,亲用红笔写于章奏,叫批红。 内阁制度与宦官专权 明末社会危机 明末社会危机 宦官专权 皇帝不理政事的时候,容易出现宦官专权的局面。 《廿二史札记》卷三三“明内阁首辅之权最重”条 “人主不亲政事,故事权下移,长君在御,尚以票拟归内阁,至荒主童昏,则地近者权益专,而阁臣亦听命矣”。 明末社会危机 宦官专权 明朝废了宰相,形成了部分的权力真空,这为明代宦官专权提供了空间,使得宦官得以以皇帝家奴的身份窃取了部分皇权。 批红 司礼监 ← 皇帝 ← 司礼监 ← 内阁 票拟↓ 内阁 → 司礼监 → 皇帝 → 司礼监 → 通政司 内阁 → 司礼监 → 内阁 → 司礼监 → 通政司 票拟 批红 皇帝不理政事的时候,容易出现宦官专权的局面。 《廿二史札记》卷三三《明内阁首辅之权最重》 “人主不亲政事,故事权下移,长君在御,尚以票拟归内阁,至荒主童昏,则地近者权益专,而阁臣亦听命矣”。 主管 宦官 年号 庙号 司礼监 魏忠贤 天启 熹宗 司礼监 刘瑾 正德 武宗 锦衣卫 汪直 成化 宪宗 司礼监 王振 正统 英宗 四大权阉 明末社会危机 明末社会危机 宦官专权 明代宦官掌握东、西厂和锦衣卫,是明朝特务政治的代表,是其得以专权一因。 王振像 上……遍游宫中,日率小黄门为角觝蹋毱之戏,随所处辄饮宿不返,其入中宫及东西两宫,月不过四五日。…别构院籞,筑宫殿数层,而造密室于两厢,勾连栉列,名曰“豹房”。初日幸其处,既则歇宿,比大内。令内侍环值,名“豹房祗候”。群小见幸者,皆集于此。 ——《明武宗外纪》 豹房勇士铜牌 明末社会危机 明末社会危机 “争国本”和明末三案都是官僚集团中不同派别为谋取政治资本而展开的争权斗争,激烈的党争加速了政治的混乱。 明末社会危机 明末宫廷“三案” 1615年,有人持棍闯进慈庆宫谋害太子常洛。史称“梃击案”。 1620年,光宗即位,不久光宗患痢疾。郑贵妃指使太监进泻药。鸿胪寺丞李可灼又进“红丸”。 光宗服后一命呜呼,廷臣大哗,史称“ 红丸案”。 1620年,光宗死后,其妃李选侍挟太子由校居乾清宫,意在擅权。东林党人杨涟、左光斗等上疏请李选侍移宫,离开太子,史称“移宫案”。 明末社会危机 明末社会危机 东林党创始人为顾宪成,南直隶无锡人,因推举阁臣违背帝意,万历二十二年罢官归家。顾宪成回家后,结识常州知府欧阳东凤,修茸东林书院,讲学其中。与具有类似经历的高攀龙(无锡人)、南京吏部主事安希范(无锡人)、南京礼部郎中刘元珍(无锡人)、南京工部主事叶茂才(无锡人)、御使钱一本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