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3·高考安徽文综卷)同盟会成立初期,孙中山指出:“现代文明国家最难解决者,即为社会问题,实较种族政治两大问题同一重要。我国虽因工商业尚未发达,而社会纠纷不多,但为未雨绸缪计,不可不杜渐防微,以谋人民全体之福利。欲解决社会问题,则平均地权之方法,乃实行之第一步。”由此可见( ) A.中国工商业不发达难以实现民生主义 B.民族民主革命比实现民生主义更重要 C.民生主义的目标是为人民全体谋福利 D.实现民生主义先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第三步 析选项 中国工商业虽不发达,但需要未雨绸缪,实行民生主义,解决这个问题,难以实现民生主义 ,A不正确 。 材料没有涉及民主革命和民生主义的重要性比较 ,B项不正确 。 以谋人民全体之福利,平均地权是孙中山解决社会问题的第一步 ,C正确。 平均地权不等于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D不正确。 C 结束放映 返回导航页 [借题发挥] 1.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之间的关系 (1)民族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政治前提,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政治纲领的核心,是政治变革的根本。 (2)民生主义是三民主义的补充和发展,是三民主义中最具思想特色的部分,是孙中山经济思想的核心。 (3)民族、民权、民生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密不可分。 结束放映 返回导航页 [借题发挥]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点 两次飞跃:第一次飞跃——产生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形成的邓小平理论。 三大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次转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结束放映 返回导航页 1.中国共产党人对新三民主义予以充分的历史肯定,并在吸纳新三民主义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从而实现了对三民主义的发展和超越。中共充分肯定新三民主义的原因不包括新三民主义( ) A.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B.把民族主义与反对帝国主义相联系 C.把民生主义与“耕者有其田”相联系 D.实现了阶级属性的跨越 [尝试应用] D 结束放映 返回导航页 2.(2013·高考天津文综卷)毛泽东说:“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革命,在一定历史时期中所采取的国家形式,只能是第三种形式……这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形式,因而是过渡的形式。”这里所说的国家形式是( ) A.民主主义国家 B.新民主主义国家 C.资本主义国家 D.社会主义国家 [尝试应用] B 结束放映 返回导航页 3.(2014·山东烟台模拟)有学者说,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作了创新和发展,说了许多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这些话包括( ) 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②社会主义革命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④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尝试应用] B 结束放映 返回导航页 高考试卷每一个小问题后面都标有相应的分值,根据近几年的经验,文综试卷一般都是按要点采分,你回答的要点不可能和标准答案完全一致。所以,在组织答案时应该尽可能全面,如果把你组织的答案看做数学上的“集合”,那么这个“集合”里包含的“要素(得分点)”一定要多,尽可能使这个“集合”与标准答案的“集合”形成“交集”。 以分值定答案,简明扼要解答非选择题 规 范 答 题 结束放映 返回导航页 《恒谦教育教学资源库》 教师备课、备考伴侣 专注中国基础教育资源建设 编辑发行:西安恒谦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全国统一客服电话:400-715-6688 《恒谦教育教学资源库》 教师备课、备考伴侣 专注中国基础教育资源建设 《恒谦教育教学资源库》 教师备课、备考伴侣 专注中国基础教育资源建设 《恒谦教育教学资源库》 教师备课、备考伴侣 专注中国基础教育资源建设 《恒谦教育教学资源库》 教师备课、备考伴侣 专注中国基础教育资源建设 合作探究?史论互正 考点一: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 1.孙中山首倡三民主义 同盟会纲领 三民主义 具体主张 领域 地位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民族主义 创立 民国 民权主义 平均 地权 民生主义 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封建统治 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用核定地价的方式解决土地问题 民族革命 政治革命 社会革命 前提 核心 补充和发展 结束放映 返回导航页 2.多角度认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1)从时代背景看,三民主义产生于《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趋于汇流。 (2)从纲领内容看,三民主义所要解决的是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