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新坐标】(教师用)2013-2014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课 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课后知能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1 .docVIP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2013-2014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课 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课后知能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1 .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2013-2014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课 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课后知能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1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2013-2014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1课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课后知能检测新人教版选修1 一、选择题 1.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室连田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这表明北宋政府(  ) A.大力抑制土地兼并 B.纵容土地兼并以便于筹集军费 C.准备搜刮百姓以抗辽 D.减轻人民负担,限制大地主特权 2.北宋中期,土地大量兼并的严重后果是(  ) A.巩固了北宋的封建统治 B.大地主、大官僚的出现 C.阶级矛盾更趋激化 D.少数民族政权大量收编流民 3.(2013·常德高二检测)从下表中得出的历史信息最准确的是(  ) 年代 收入(单位:贯) 支出(单位:贯) 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 12625万余 “所出无余” 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 11613万余 13186万余 A.北宋中期财政入不敷出,导致积贫 B.“三冗”“两积”引起社会危机 C.养兵、养官巨额费用是国库空虚的主要原因 D.对辽和西夏的战争耗费及高额赔款是财政危机的原因之一 4.宋太祖把地方行政权、财权、军权都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但也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其最大的负面影响是(  ) A.造成统治基础薄弱 B.导致积贫积弱局面 C.瓦解了地方割据的基础 D.造成“三冗”局面出现 5.(2013·南通高二检测)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局面,从反面证明了(  ) A.官越多,工作效率越高 B.政治改革要重视精兵简政 C.当时加强中央集权利小弊大 D.兵越多,战斗力越弱 6.范仲淹等人主持的庆历新政内容的突出特点是(  ) A.强化军事力量 B.清查丈量地主土地 C.改革腐败的官僚制度 D.废除“恩荫”制 7.“千秋功业范公崇,贤圣于怀百代宗。御外内安裕家国,儆贪儒立挽颓风。”这是后人对范仲淹的高度评价,范仲淹“庆历新政”中使“儒立”的措施是(  ) A.淘汰冗员      B.改革贡举 C.减轻徭役 D.重视农桑 8.(2012·海口高二检测)庆历新政对于积弱的宋朝,与其说是一剂良药,不如说是一剂猛药。其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 B.北宋王朝十分腐朽 C.变法内容不尽合理 D.变法违背了历史潮流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唐天宝以来,方镇屯重兵,多以赋入自赡……及赵普为相,劝上革去其弊……时方镇缺守帅,稍命文臣权之……由是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 材料二 太祖、太宗平一海内,惩累朝藩镇跋扈,尽收天下劲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内外相维,上下相制,等级相轧……是以天下晏然,逾百年而无犬吠之惊,此制兵得其道也。 ——《文献通考》 (1)材料一中的方镇拥有哪些权力?北宋初年是怎样解决这一弊端的? (2)材料二认为宋建国之初采取的措施效果如何?试结合史实评价。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有司言减天下冗吏十九万五千余人。所减者如此,未减者可知也……刘晏(唐朝中期的著名官员)以一千二百万贯供中原之兵而有余,今以三千六百万贯供川陕一军而不足。 ——赵翼《廿二史札记》 材料二 官壅于天下,民困于外,夷狄骄盛,冠盗横炽,不可不更张以救之。 ——范仲淹《答手诏条陈十事疏》 材料三 王安石对宋神宗说:“今所以未举事者,凡以财不足故。故臣以理财为方今先急。未暇理财而先举事,则事难济。臣固尝论天下事如弈棋,以下子先后当否为胜负。又论理财以农事为急,农以去其疾苦,抑兼并,便趣农为急。” ——《续资治通鉴长编》 (1)依据上述三则材料,概括说明赵翼、范仲淹、王安石对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看法。 (2)材料二中的“夷狄”和“寇盗”各指什么人?据此说明范仲淹的基本立场。 解析及答案 一、选择题 1.【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题干中认为富豪地主兼并土地是为国家守财,可以在镇压边境的盗贼时从富豪地主那里筹集军费,故选B。 【答案】 B 2.【解析】 北宋中期,政府采取不抑兼并政策,三分之一的自耕农沦为佃农。在地租、高利贷和官府赋役重重盘剥下,农民生活十分困苦,阶级矛盾更趋激化。 【答案】 C 3.【解析】 表格主要是关于财政的数字,支出大于收入,反映了北宋财政入不敷出;B、C、D三项是北宋财政入不敷出的原因,但从材料中看不出来。 【答案】 A 4.【解析】 宋太祖加强专制集权的措施不仅造成了“冗官”“冗费”,还因为削弱了军队战斗力而造成“积弱”局面。 【答案】 B 5.【解析】 本题以王安石变法的背景为载体,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北宋初期过度强化中央权力,削减地方权力,形成了“三冗”的局面,这从反面印证了政治改革要精兵简政。 【答案】 B 6.【解析】 范仲淹庆历新政的侧重点是整顿吏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t5400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