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实词推断方法精选.pptVIP

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实词推断方法精选.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意动(把动)用法 8.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屈原列传》) (祖:以……为祖,效法) 9.侣鱼虾而友麋鹿(《赤壁赋》) (侣:以鱼虾为侣伴。友:以麋鹿为朋友) 10.粪土当年万户侯(《沁园春·雪》) (粪土:把当年的万户侯视为粪土) 1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桃花源记》) (宾客:把其父当作宾客) (4)为动用法 12.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指南录后序》) (序:为(其诗)写序) (5)作状语 13.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兄:像兄弟一样) 14.卒廷见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 (廷:在朝廷) 15.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过秦论》) (云:像云一样。响:像响声一样。景:像影子一样。) (二)动词的活用 (1)活用为名词 16.盖其又深,则至又加少矣(《游褒禅山记》) (至:到达的人) 17.殚其地之出,竭其地之入(《捕蛇者说》) (出:出产品。入:收入) (2)使动用法 18.外连横而斗诸侯(《过秦论》) (斗:使诸侯自相争斗 ) 19.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廉颇蔺相如列传》) (负:使秦承担理亏的责任) 20.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 (归:让他回去) (3)为动用法 21.啼饥号寒 (啼:为饥饿而啼哭。号:为寒冷而号叫) 22.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死国:为国家而死) 23.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报任安书》) (死节:为节操而死) (三)形容词的活用 (1)活用为名词 2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齐桓晋文之事》) (老:老人、长辈) 25.据崤函之固,用雍州之地 (《过秦论》) (固:险固的地方) 26.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 (少:少数人。众:众多的人) 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 (“谓之知”与“谓之愚”对举。第二个“是”第二个“非”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第一个“是”第一个“非”是形容词活用为意动动词。意为:把正确的认为是正确的、把错误的认为是错误的,这是聪明的;把正确的认为是错误的、把错误的认为是正确的,这是愚蠢的。) (2)活用为一般动词 27.亲贤臣,远小人 (《出师表》) (远:远离) 2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齐桓晋文之事》) (老:尊敬) 29.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屈原列传》) (短:诽谤、说坏话) (3)使动用法 30.欲穷千里目 (穷:使(目)看尽千里) 31.长势喜人 (喜:使(人)喜) 32.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触龙说赵太后》) (尊:使(长安君地位)尊贵) (4)意动用法 33.不远万里 (远:以(万里)为远,认为万里为远) 34.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 (异:觉得(之)异) 35.不耻相师(《师说》) (耻:以相师为耻辱) 36.且庸人尚羞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羞:以(之)为羞耻) 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 (根据“贱不肖”推知前面都是动名结构,第一个“善”“恶”“贤”都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第二个都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意为:称赞善行,憎恶邪恶,尊重品德高尚的人,贬低没有的性的人) (四)数量词的活用 (1)表倍数 37.三五之夜,明月半墙 (《项瘠轩志》) (三五:十五) 38.二八女多娇,风吹落木桥,三魂随浪卷,七魄泛波涛。 (二八:十六) (2)表分数 39.戍死者固十六七 (十分之六或十分之七) (3)表多数 40.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参:叁,多次) (4)活用为动词 41.六王毕,四海一。(《阿房宫赋》) (一:统一) 4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逍遥游》) (一:认为一样,等同) 第四、温故知新法:联想成语和学过的文句。  例12 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涉江》) (联想成语“日薄西

文档评论(0)

整理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