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上部结构设计课程设计》
西 南 交 通 大 学
本科毕业设计35+50+35m预应力混凝土
连续梁桥上部结构设计年 级:2007级
学 号:座机电话号码
姓 名:王利强
专 业:土木工程
指导老师:姚昌荣2011年6月
院系土木工程学院专业土 木 工 程年级2007级姓名王利强题目(35+50+35)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上部结构设计指导教师
评 语指 导 教 师(签章)评 阅 人
评 语评 阅 人(签章)
成 绩答辩委员会主任(签章)年月日
毕业设计任务书
班 级:土木工程20班
学生姓名:
学 号:200发题日期:20年4月完成日期:2年6月题 目: 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上部结构设计
根据教育部指示,毕业设计是高等工科院校本科培养计划中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目的是使学生在学完培养计划所规定的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及选修专业课程之后,通过毕业设计这一环节,较为集中和专一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以往的理论教学不同,毕业设计是要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的、系统地完成一个工程设计,以期能掌握一个工程设计的全过程,在巩固已学课程的基础上,学会考虑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可以继续学习到一些新的知识,有所创新。
2、设计原始资料
(1)主要技术指标:
①孔跨布置 :35+50+35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
②荷载标准:公路—Ⅰ级荷载、人群荷载 3kN/m2、二期恒载65kN/m;
③桥面宽度:车道宽2×8.5m+两侧人行道宽2×3.25m+中央分隔带2m25.5m;
④桥面纵坡: 0% 桥面横坡:2%的人字排水坡;
⑤支座强迫位移:基础不均匀沉降按边支座沉降1cm,中间支座沉降1.5cm计;
⑥温差变化:顶板日照温差按新规范温度竖向温度梯度曲线考虑,体系温度按+25℃,-15℃考虑;
⑦桥轴平面线型:直线;
⑧地震基本烈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2g,设防烈度为8度;
⑨施工方法:考虑经济效益及便于施工,采用满堂支架法;
⑩设计速度:80km/h。
(2)材料规格:
①箱形梁混凝土:C50;
②铺装层混凝土:10cm厚C40防水混凝土铺装;
③预应力钢铰线:符合《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的七股钢绞线,即直径15.24mm的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其抗拉强度标准值1860MPa,张拉控制应力: 1395MPa;
④普通钢筋:受力钢筋采用HRB335钢筋;非受力钢筋及定位网采用R235钢筋。
(3)施工顺序及注意事项:
① 墩台基础施工:桥墩采用钻孔桩基础。
② 墩顶现浇主梁并张拉预应力。
③ 桥面铺装,后期工程。
3、设计任务
(1)桥式方案拟定;
(2)结构内力分析;
(3)预应力钢筋及普通钢筋设计;
(4)主要截面检算;
(5)编制设计说明计算书;
(6)绘制结构主要施工图:绘制桥梁结构(主梁)主要构造图(立面、平面、横断面和阶段划分图),分阶段预应力钢筋布置图(各个施工阶段预应力布置,包括纵向立面、平面及各个横断面布置图),施工程序图等,总计要求达到A3幅面图纸不少于16张或A2幅面图纸不少于8张,手绘A2图纸一张;
(7)外文资料翻译,要求选择一篇外文专业科技文献(外文字符不少于10000个)翻译和用外文写出本人的毕业设计摘要;
(8)毕业设计说明书不少于15000个汉字;
4、设计依据
(1)《公路桥梁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简称《桥规》JTG D60-2004;
(2)
5、设计进度安排
第一部分 桥式方案拟定(1周)
第二部分 结构内力计算(2周)
第三部分 预应力钢筋设计(2周)
第四部分 主要截面验算(2周)
第五部分 编制设计计算说明书(2周)
第六部分 绘制结构主要施工图(1周)
第七部分 评阅及答辩(1周)
备注:指导教师:年 月 日审批人:年 月 日
摘 要
本设计主要是关于公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上部结构的设计。设计跨度 35+50+35m。与同等跨径的简支梁桥相比,连续梁桥的跨中截面最大正弯矩得以减小。由于多跨连续梁桥的受力特点,靠近中间支点附近承受较大的负弯矩,而跨中则承受正弯矩,梁高采用变高度梁,按二次曲线变化。这样不仅使梁体自重得以减轻,还增加了桥梁的美观效果。
本设计为双向四车道,C40混凝土防水桥面。桥面组成为:8.5m(车道宽)×2+3.25m(两侧人行道宽)×2+2m(中央分隔带)25.5m;桥轴线为直线,线路纵坡0%,桥面横坡为2%的人字排水坡;设计荷载标准为:公路-Ⅰ级荷载、人群荷载3.0kN/m2。
本设计采用国内著名的有限元分析软件——桥梁博士3.2.0计算,全桥共分118个单元,119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