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作业技术标准》.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井下作业技术标准》

吉林省国泰石油开发有限公司 井下作业技术标准 —02—01发布—02—01实施 目 录Q/GT13—01油水井井下准 ……………… 1 Q/GT13—02油水井井下作业交接标准………………………10 Q/GT13—03油水井井下作业资料录取项目及要求…………16 Q/GT13—04油水井井下作业工序操作规程…………………33 Q/GT13—04井下作业安全施工规定……………………………44 Q/GT13—05油水井小修措施的制定与审批…………………49 Q/GT01—13油水井井下作业质量评定标准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油水井井下作业、质量等级,质量指标,完井质量综合评价、工序质量,检查与验收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油水井井下作业质量评定。 2 引用标准SY 5183?? 油井防砂效果评价推荐方法Q/ 油水井井下作业交接标准Q/ 油水井井下作业资料录取项目及要求 3 质量指标 3.1 井下作业施工质量等级分为: a、有效井b、作业无效井 c、不参加质量评定井 3.2 质量评定指标及要求 3.2.1 作业有效井:作业目的本身就是为了改善油层生产条件,经作业达到目的的井。 3.2.1.1 压裂、酸化、转抽井:经作业达到增产增注目的井。 3.2.1.2 堵隔水井:作业后含水必须下降,油量增加。含水下降油量持平,亦算有效井。 3.2.1.3 调剂作业井:作业后原吸水剖面得到的改变,或附近油井产量增加。 3.2.1.4 检泵作业井维修井和大修井作业后的产量达到正常生产时的水平。 3.2.1.5 防砂井:经防砂作业,由不正常生产转为正常生产。对产量无具体要求。 3.2.2 作业无效井又称无功作业井:作业前后的生产状况基本一致的井。但对题要做出具体分析,大致可从五个方面入手: 3.2.2.1 提供的资料数据 3.2.2.2 作业工艺水平及作业质量 3.2.2.3 井下机具 3.2.2.4 生产管理 3.2.2.5 应用的原材料 3.2.3 不参加质量评定井:由于地质因素和非人为因素套管变形,严重出砂未达到施工目的的井。 4 修井完井质量综合评价 4.1 小修井 4.1.1 达到上修目的,完井结构,位置符合地质措施要求,事故井修后能正常注、采;维修井修后恢复原注采水平。 4.1.2 下井管柱畅通,投捞芯子顺利,探井底不堵,机具试压合格,不损坏套管。 4.1.3 资料齐、全、准。班报、日报、总结三对口。符合Q/《油水井井下作业资料录取项目及要求》标准要求。 4.1.4 井口设备安装正规、齐全、严密不漏、规格化。 4.1.5 工完料净。 4.2 大修井 4.2.1 正常打捞,修套管修井后生产10天的平均产量,达到修前正常生产三个月日产平均水平的80%。 4.2.2 防砂井按SY5183《油井防砂效果评价推荐方法》执行。 4.2.3 侧钻井达到修前水平的55%以上。 4.2.4 改变生产层位的井和暂闭井不作对比。 4.2.5 不损坏套管,不污染油层。 4.2.6 各道工序质量符合本标准第5章要求。 4.2.7 各项资料符合Q《油水井井下作业资料录取项目及要求》要求,做好班报、日报、完井总结三对口。 4.2.8 工完料净、井口安装齐全,方向正确 4.2.9 完井内向采油厂交井,完井七天内向送修单位报出完井总结和测井资料。交接井按Q02—13《油水井井下作业交接标准》要求进行。 5 工序质量 5.1 排液 5.1.1 排液按地质设计要求进行,特殊井况经请示批准后进行。 5.1.2 排液应安装油嘴控制排液。 5.1.3 排液时油嘴更换应由小到大,初喷率不得大于3m3/h,总排液量不超过500m3。 5.1.4 自喷油井一般禁止排液。下列井况例外。a、油气比高于100m3/t的油井,压井前可适当控制排气或排液到见油为止。b、含水比高于75%的油井,若需排液可按注水井排液工序标准执行。 5.1.5 排液应尽可能从油管排液光管结构。 5.1.6 排出液体中的含砂量不高于0.5%。 5.1.7 排液不得污染井场及设备。 5.1.8 对于重要性挤压井,挤压前应进行排液,其量为井筒容积的1.5倍。 5.2 压井 5.2.1 压井液准备充足,其量应是井筒容积的2倍或3倍,压井液性能应符合地质设计要求。 5.2.2 根据油井压力情况,可采用不压井作业或压井作业,当压井液密度小于1.2必须采用低固相压井液,严禁清水压井含水70%以上的油井例外。当压井液密度大于1.2,小于1.4时采用丢手活门。 5.2.3 循环压井时,进出口的压井液性能基本一致,压后井口不溢,液面不降为合格。 5.2.4 挤压井压井深度距油层顶界30m为限。 5.2.5 重复挤压井时,压井前应进行排液,排出前次全部挤入量。 5.2.6 在压井液设计无误,无其它地质、井况因素影响的

文档评论(0)

bizhi43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