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商文化之乡.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晋商文化之乡

晋商文化之乡---榆次 晋商文化 榆次区从古至今都是商业集镇。特别是在明清两代,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萌芽,更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商号、典当、钱庄、票号遍布全国各地,从而使榆次商帮成为晋商的一支劲旅。正太(即石太)铁路通车后,商业更是空前繁荣,达到鼎盛时期。这里创造了以明理诚信、勤奋节俭、精于管理、勇于开拓为特点的晋商精神,也创造了博大宽厚、兼容并蓄、自强不息的晋商文化。 在唐朝时,榆次王湖、聂村就以生产“并州快剪刀”著称。宋代时,榆次所产的彩陶“木理纹瓷”闻名于世,被称为“北方宋窑”。 榆次商业兴盛于元代和明代,鼎盛于清代。明朝中叶,榆次的商业发展已具相当规模。清乾隆时,各种商号、当铺、钱庄、银号、票号发展迅速,仅典当、钱庄、票号就有90余家,分号遍布全国。其中,榆次车辋常家、聂店王家等与太谷、祁县、平遥等县商人,驰骋商海,富甲天下,一道成为享誉海内外的商业劲旅、居中国十大商帮之首的山西商帮——晋商,创造了名扬四海的晋商文化。 发达的经济、文化中心地位,重商、经商的世代传统,勇于开拓的进取精神,造就了榆次众多商贾英才。如繁盛三四百年、家资不计其数的聂店王家;被誉为中国外贸世家、儒商第一家的车辋常家;把生意做到大半个中国的大张义宋家,还有王村郝家、永康许家、北田侯家,以及金融大亨贾继英、清初八大皇商之一的翟堂等等。他们都为晋商文化的形成和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做出了贡献。 南门洞元宵:民国初年,在榆次城南门的瓮城内,有一家店名为“昌盛号”的元宵铺。其制作的元宵煮熟后膨头大,软而适口,桂香浓郁,因其质量考究,风味独特而盛名远播。 榆次灌肠:一种历史悠久的杂粮面食。分红、白两种。红灌肠用荞麦面与鲜猪血和面制成,白灌肠仅以荞麦面为主料制成。榆次历史上以民国初期大乘寺街范庆林的灌肠最为有名。他制作的灌肠,每片先成团而后放开,不变不裂,故有“范一品”之美称。其形状与烧饼相似,中间稍厚,四周略薄。灌肠一年四季均可食用,相比之下,春、夏、秋三季冷食为上,隆冬季节热炒最佳。 豆腐脑:打卤豆腐脑在清朝年间,榆次小东关有个叫白海马的人,以制作豆腐脑而闻名。其豆腐脑由“三锅”组成:大铜锅里是用上好的粉条、黄豆、淀粉等制成的卤汁;小火锅里炖着丸子、猪肉片、油炸豆腐条等;另一个大砂锅,俗称“皮锅”,内盛豆腐脑。食时,先以一勺大锅里的卤汁盛入碗底,再把豆腐脑放在卤汁上,最后把丸子、肉片、油炸豆腐条放在最上面。 鱼羊包:鱼羊包鱼羊包被称为是一个汉字造就对“中华名小吃”,鱼羊包是用新鲜鱼肉,新鲜羊肉,家传老汤及多种调味作料混合制作而成的肉馅食品,其配膳独特.营养合理,制作精细,滋味鲜美,皮薄馅嫩。 砂子饼:砂子饼,亦名疤饼。这种疤饼,直径一般是26厘米到33厘米,饼既薄而且脆,饼脸用卵石烙成,凸凹不平,因而有“疤饼”之称。 社火节 社火节是一项具有历史延续性的民间传统节庆,每年元宵节为闹社火的固定日期。榆次社火起源于秦汉,发展于唐,盛行于宋,丰富于明清,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节日期间城乡主要街道、广场要搭彩楼、挂彩灯,并进行各种各样的街头文艺表演。白天主要有铁棍、背棍、挖棍、旱船、高跷、舞龙、舞狮、抬花轿、民间八音会、锣鼓大赛等;晚上有彩灯、旺火、架火、焰火、晋剧、秧歌等。 风景名胜 榆次老城 榆次老城是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在汉城旧址上修筑起来的,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榆次老城集古民居、古城墙、古县衙、古寺院、古街道、古商铺等人文景观和山、水、林、泉、瀑等自然景色为一体,融晋商文化、民族文化、黄河文化、三晋文化、都市文化于一炉。 榆次老城占地100万平方米,古建筑群和园林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老城内有城隍庙、县衙、文庙、凤鸣书院、南北大街、市楼、思凤楼、清虚阁、大乘寺、西花园、遗址公园、褚尚书书院、桑芸故居等众多历史古迹和人文景观。建筑斗拱交错、重檐飞翘组成了庙、市、街、景合一特有的明清风格及宏伟景观。 2003年9月29日,“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博物馆”在榆次老城揭幕,100万平方米的老城与老城景区“馆园合一”。整个景区分为6个区域:民间文化博展区、民间传统文化演示区、民居文化区、市井商贸文化区、宗教文化区、文物古玩区。 后沟古村 榆次后沟古村位于晋中市榆次区东赵乡,与寿阳县交界。总面积1.33平方公里,现有居民75户,251人。最高海拔974米,最低海拔907米,相对高差67米,形成了后沟村沟、坡、垣、滩纵横交错的独特地貌。 榆次后沟古村后沟村古建星罗棋布,神庙系统相当完善。关帝庙、文昌阁、真武庙、三官庙、魁星楼、观音堂、菩萨殿、山神庙、河神庙、五道庙等18座神庙和1座祠堂依风水而建,按方位而立,将佛教、道教、儒教尽收囊中。 2003年元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宣布后沟是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

文档评论(0)

69522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