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永新县蔬菜产业发展的现况和对策.docVIP

 关于永新县蔬菜产业发展的现况和对策.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永新县蔬菜产业发展的现况和对策

目录 一、我县蔬菜产业的基本现状 (1)种植面积小,生产欠规模 (2)蔬菜自给不足,依靠进口市场 (3)优良品种少,技术落后 二、我县蔬菜产业发展的有利基础 (1)资源潜力 (2)市场潜力 (3)利润潜力 (4)生产潜力 (5)企业加工潜力 三、制约我县蔬菜产业发展的因素和存在的问题 (1)生产区域化刚起步 (2)营销方式落后 (3)技术和管理人才匮乏 (4)经费严重短缺 (5)龙头带动作用不强 四、我县蔬菜产业化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1)制订优惠政策,强化基地设施 (2)狠抓种植区域布局规划,实施蔬菜规模生产 (3)巩固现有蔬菜生产格局,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园基础建设 (4)发展生态蔬菜,开发无公害绿色品牌 (5)体制创新,强化市场营销手段,开拓县外市场 (6)培植产品多极企业,实现龙头企业和基地互动发展 (7)确保产业政策的延续性,蔬菜产业渐进发展 (8)制订长远规划,打造宣传品牌 关于永新县蔬菜产业发展的现况和对策 根据县委安排关于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工作开展调研活动的通知精神,县农业局组织了蔬菜产业调研,现以调查的情况,针对蔬菜产销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就我县蔬菜产业发展的现况和对策作如下汇报: 一、我县蔬菜产业的基本现状 (1)种植面积小,生产欠规模 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仅2.5万亩(含西瓜、甜瓜,其中常年性菜地不足1.5万亩),面积小,多为田头地角零星种植,有特色规模的成片商品蔬菜基地很少,品种单调,无单一品种上百亩成片面积,没有形成一乡、一村、一垄或一基地单品种种植,而县城近郊禾川、才丰、埠前等传统菜农的生产面积虽有一定规模但又各户种植,相对分散,难以批量生产、批量销售,且由于城市建设、工程规划也已逐年被挤占萎缩,加上不少经营者因缺乏蔬菜种植技术和市场意识,效益不高,逐渐放弃了生产,目前近郊时鲜蔬菜面积已减至不到600亩。和企业联动的蔬菜生产基地大都是利用冬闲田、秋闲田,没有固定的设施投入,企业与农户的链结缺乏市场化构架,基地建设临时不稳定,每年落实生产面积都要依赖政府,因而蔬菜需求总量不能得到确保。 (2)蔬菜自给不足,依靠进口市场 我县蔬菜的供应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城效菜农本地生产的商品菜,二是大量从外地调进。目前全县自产商品蔬菜总产量仅6.3万吨,其中只有1.25万吨约20%左右用于市场交易,难以保障本县自食的需要,且仅在县内消化,基本上不对外销售,属于典型的农民自产自给经济。市场需求的缺口大部分是通过7个蔬菜贩运经纪人外调来满足,通过县农贸市场“湘赣大世界”批发,发散到县城5个农副产品贸易市场、2个超市和全县乡、村各级集市。据调查,实际每日调入批发的蔬菜量达50吨以上,外调蔬菜与本地蔬菜市场比例高达5:1。可以说,我县的蔬菜消费主要依靠进口市场。 (3)优良品种少,技术落后 ①大多数菜农缺乏蔬菜栽培的高产优质技术,只懂得种植一些本地常规性蔬菜,思想保守,不进行本地蔬菜改良,不敢引进新品种,大众蔬菜萝卜、白菜、黄瓜、冬瓜、大蒜、丝瓜、豆角、毛豆、香葱、蒜、莴笋、包菜等是以大路传统品种为主,缺少高新种类、高新品种。②畏惧推广新技术,如不注重施用叶面肥,栽培方式小拱棚保温春提早或秋延面积推广很小,还是以露地为主,产量不高,收益不理想,距高水平地区差异较大,如肉质辣椒,在永丰种植一季可夺5千斤/亩以上高产,而我县目前的种植水平只有3-4千斤/亩左右,且一般只种一季;在我县已试种的五月早白南瓜,亩春收嫩瓜2000kg、夏收老瓜1500kg、秋收老瓜1000kg,农户获纯利每亩0.2万元以上,完全可以在我县推广;早春红玉礼品西瓜,去年在才丰乡南居村有小面积自发式生产,但因采用传统大瓜技术,缺乏栽培引导,肥水管理没有跟上,密度不够,每株又只留一瓜,产量受到影响,加上大棚支架栽培的流程复杂,面积虽小但工艺又不能简化,投劳繁,积极性受挫,今年又回位到大瓜地爬生产模式。③名特稀优少,地肤、紫苏、蕨菜等野生蔬菜天然采摘,凤尾菇、香菇等食用菌开发无批量无档次,豆芽菜、萝卜芽菜、芥菜芽菜等速生蔬菜被忽视。 二、我县蔬菜产业发展的有利基础 (1)资源潜力 发展蔬菜需要有一定的自然资源条件:一是水源,二是交通运输,三是壤土肥料,四是管理和技术条件,五是龙头企业带动。永新地理“七山一水分半田,半分道路和庄园“,山青水秀,主丘陵,水系纵横资源丰富,无霜期长,经济总量较小,为典型丘陵山区农业县,土肥气候条件适宜,适合多种蔬菜的生长,目前市场调入的蔬菜品种基本覆盖了我县能生产的蔬菜品种。近年来,永新交通、通讯、邮电条件更便捷,铁路分文线和319国道穿境而过,离赣粤高速65公里,距井岗机场75公里,靠吉安,接近井岗山,傍井岗旅游区,趋向广东、福建沿海发达地区,加上永新具有深厚的历史和红色文化底蕴,对县内和周边地区能起

文档评论(0)

pianbengb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