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原理第周荷琴第一章.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微机原理第周荷琴第一章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5版第1章 绪 论§1.4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概况1.4.1 计算机的发展1.4.2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1.4.1 计算机的发展1946年研制成功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是进入电子计算机时代的标志。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从体积、规模和功能上讲,出现了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微型机、服务器和工作站。最早,电子计算机主要用于数值计算,即各种信息的处理。还在自动控制、人工智能和计算机辅助系统,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工程(CAE)、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和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等领域发挥了巨大作用。20世纪70年代微型计算机的诞生,计算机走进了各个领域,甚至千家万户。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 (1946年?1957年)用真空电子管构成运控器,用延迟线或磁芯为内存,以纸带、卡片或磁带为外存。软件只有机器语言或汇编语言。主要用于科学计算。机器体积庞大、耗电多、价格昂贵,ENIAC是其代表机型。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 (1958年?1964年)采用晶体管做基本器件,仍以磁芯为内存,以磁带或磁盘为外存,运算速度约几十万次/秒。开始配用高级算法语言,如BASIC、FORTRAN和COBOL。主要用于事务管理和工业控制,代表机型是IBM 7000系列计算机。与第一代相比,有体积小、速度快、能耗少、价格低等显著优点,扩大了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1954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研制成功第一台使用晶体管线路的计算机TRADIC(催迪克),装有800个晶体管。 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 (1964年?1972年)以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为基本器件,开始采用半导体存储器做内存,以磁带或磁盘为外存,运算速度达到几十万~几百万次/秒。除了能运行多种高级算法语言外,还配置了操作系统,除用于数值计算外,也开始在管理和控制领域发挥作用。代表机型是IBM System /360,其优点是体积更小、速度更快、能耗更小、寿命更长。 从这个阶段开始,计算机的设计和制造领域出现了标准化、通用化和系列化的格局。机内的集成电路板1964年,美国IBM公司研制成功第一个采用集成电路的通用电子计算机系列IBM360系统 。IC芯片与插座IBM360计算机第四代:LSI和VLSI计算机 (1972年至今)从20世纪70年代初,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ery Large Scale Integration,VLSI)开始被应用到计算机设计中,并因此诞生了微处理器,高密度的半导体存储器、大容量磁盘和光盘被广泛采用。运算速度从几百万次/秒发展到了几百万亿次/秒,科学家已经开始用单位pflops(即每秒千万亿(1015)次浮点运算)作为当代计算机的速度单位。计算机正在各领域发挥着巨大作用,同时促进了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空前发展,计算机真正开始改变我们的生活。今天的计算机主要用于游戏和上网的平板电脑或掌上型电脑(Pad)超薄超轻的超级本电脑(Ultra book),13mm厚,采用22nm低功耗CPU,电池续航12小时。今天的计算机采用触摸屏和Win8操作系统的一体机 采用主频3.4GHz,双核4线程CPU设计的台式计算机今天的计算机运算速度1206万亿次的国产天河1号巨型计算机计算机的发展趋势当前,计算机的发展仍处在VLSI时代,其发展趋势可用“巨-微-网-智”这四个字来概括,即:功能巨型化:研制千万亿次巨型机,用于天气预报、天文现象探索、地震机理研究、石油和地质勘探、卫星图像处理、IC设计和军事等需要大量科学计算的领域。体积微型化:便携式和掌上电脑涌现,其体积缩小,价格便宜,智能手机、新型电器也都体现了体积微型化。资源网络化:引入了云计算,大力发展网络和通信技术,通过网络使用远程资源,共享程序、数据和信息资源,开展科技合作。处理智能化:计算智能引入计算机,并研制出有听、说、读、写和思维推理能力的计算机,这是21世纪的主攻目标。目前离“智能” 距离很大,需要付出很大努力才能迈入智能计算机时代。§1.4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概况1.4.1 计算机的发展1.4.2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1.4.2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1. 微型计算机的诞生1971年11月15日,Intel公司开发成第一个微处理器4004,集成2300晶体管,字长4位,含45条指令,每秒执行5万条指令。被用于Busicom计算器设计。在1972、74、76年,Intel又推出了8位微处理器8008、8080和8085,其它产品有Z80(Zilog)、MC6800 (Motorola)、MOS 6502(MOS科技)、CDP 1802(RCA)。8080是40脚芯片,含6000晶体管,16根地址线,8根数据线,2MHz频率,每秒执行29万条指令。1

文档评论(0)

q8on7u6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