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三首》学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杜甫诗三首》学案 第一课时 秋兴八首(其一) 一、?杜甫有关知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盛唐大诗人,号称“诗圣”。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经历和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四期。 1、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19岁----33岁,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深厚友谊,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 2、困居长安求仕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官。这期间他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3、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44岁才获得参军的官职。一个月后,安史乱 起,他流亡颠沛,为叛军所俘,冒险逃出,做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上疏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 4、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47岁弃官漂泊到四川,定居成都。曾在西川 节度使严武幕中任职,官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53岁,严武死去,他打算离蜀东去,途中留滞夔州二年。56岁,携家出峡,漂泊鄂、湘一带,58岁,因长沙兵乱,举家南往投靠郴州的舅舅,行至耒阳时病死。 综观杜甫一生,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穷年忧黎元”,“致君尧舜上”,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同时,其诗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还写了不少排律,拗体。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 二、解读诗歌 秋兴八首(其一) 题目意思:借秋天之景抒发内心的情感。 《秋兴》八首是杜甫在公元766年(大历元年)、55岁旅居夔府时的作品。这是八首蝉联、结构严密、抒情深挚的七言律诗,体现了诗人晚年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成就。写这组诗时,离开安史之乱的爆发(755)已十一年。 (一)一轮诵读,因声求气:(因声求气:就是感受诗的节奏,根据声韵的特点,把握诗的精神。) (二)二轮诵读,缘景明情:(缘景明情:通过品味诗歌的意象——或景或物或人或事,连缀成画面,体会独特的意境,领悟诗人的感情。) 自读诗歌,思考讨论:诗歌描写了哪些意象?构成了怎样的意境? 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三)三轮诵读,知人论世:(知人论世:就是为理解某个人的作品,而了解这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即结合作家思想和时代背景理解作品。) 时代背景 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凭,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秋兴》既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有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是其中的第一首。 (四)四轮诵读,品味语言 提问1:从炼字的角度对“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进行赏析。 (五)五轮诵读,吟咏诗韵(吟咏诗韵:就是字词本身所包含的感情,通过声情并茂的诵读、吟咏,体味诗歌的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 咏怀古迹(其三) 一、?导入:   二、《咏怀古迹》简介 1、诗体:一组七言律诗,共五首;    2、内容:缅怀庾信、宋玉、 王昭君、刘备、诸葛亮;  3、主旨:借古迹古人抒发自己的心怀(漂泊之感和思念故乡之情)。明人王嗣奭在《杜臆》中有很好的解释:“怀庾信、宋玉,以斯文为己任也;怀先主、武侯,叹君臣际会之难逢也;中间昭君一章,盖入宫见妒,与入朝见妒者,千古有同感焉。” 三、 解读诗歌 (五轮诵读,达成诗歌欣赏目标) (一)一轮诵读,因声求气:(感受诗的节奏,根据声韵的特点,把握诗的

文档评论(0)

88828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