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福建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实施办法和评估细则 评估对象 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的对象为各县(市、区)和其他实施义务教育的县级行政区划单位(以下统称县)。按照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闽政〔2011〕26号),全省92个县于2012年底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初步均衡,2017年底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 评估内容 1.基本均衡评估内容。主要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 ——义务教育校际间均衡状况评估。重点评估县级政府均衡配置义务教育资源情况。以《基础教育学校统计报表》为依据,分别计算小学、初中“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生均图书册数、师生比、生均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生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数”等8项指标的差异系数,评估县域内小学、初中校际间均衡状况。 ——县级人民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评估。按《教育部关于印发〈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暂行办法〉的通知》(教督〔2012〕3号)要求,评估内容具体分为“入学机会、保障机制、教师队伍、质量与管理”等4项A级指标,总分为100分。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标准的通知》(闽政办〔2011〕124号),对应教育部确定的评估指标及要求,制定《福建省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督导评估细则》,作为评估操作依据。 —公众对本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满意度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县域内学校校际间办学条件差距,县域内学校校际间教师队伍差距,义务教育择校情况及政府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的努力程度等5个方面。 二、工作程序与要求 (一)县级自评 三、认定标准与程序 (一)认定标准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结果按合格、不合格认定。“基本均衡县”认定标准为:全面完成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任务(按《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开展“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与评估的通知》(闽教综〔2009〕54号)执行),县级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评估得分达85分以上,小学、初中教育资源均衡配置8项指标的差异系数分别小于或等于0.65和0.55,同时参考公众满意度调查结果;初步均衡认定标准由各设区市确定。 (二)认定程序 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督导评估,在县级自评的基础上,市级负责分县核查、统一申报,省级组织评估组验收。义务教育发展初步均衡县由设区市政府认定,报省教育厅、省政府教育督导办公室备案。 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评估结果,经省教育厅研究同意,社会公示,并呈报省政府批准认定后,报送国家教育督导团审核、抽查,教育部认定、表彰,授予“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称号。省政府对受表彰的县予以适当的经费奖补。 * * (二)市级核查 (三)省级验收 福建省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督导评估细则 入学率达92%以上得3分,每低于1个百分点扣0.5分。 C5.入学率(3分)。6-14岁三类(智力、听力、视力)残疾人口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2%以上。 B4.特殊教育 (3分) 留守儿童教育网络建设与制度建设各2分,视情况均按2分、1.5分、1分、0.5分四档计分。 C4.管理制度(4分)。着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心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教育网络,形成合力。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健全,结对帮扶、家校联系和心理疏导机制完善。 B3.留守儿童 教育 (4分) 1.随迁子女教育全部纳入财政保障范围1分。 2.积极扶持以接收随迁子女为主的民办学校1分。 以上各项视情况均按1分、0.6分、0.3分三档计分。 C3.纳入财政保障(2分)。将随迁子女教育全部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公民办学校随迁子女教育列入财政预算,按当地同类公办学校标准享受学杂费减免待遇。积极扶持以接收随迁子女为主的民办学校。 1.常住人口全部纳入区域教育发展规划和年度招生计划1分,视情况按1分、0.75分、0.5分三档计分。 2.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接收随迁子女1分,比例达同期省平均水平及以上得1分,每低于2个百分点扣0.5分。 C2.纳入发展规划(2分)。将常住人口全部纳入区域教育发展规划,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由公办学校充分吸纳,入学后与当地学生享受同等政策,完善在就学地参加中考和中招录取的办法。 B2.进城务工 人员随迁 子女教育 (4分) 小学、初中各2.5分。其中,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99.5%以上得2.5分,每低于0.1个百分点扣1分;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96%以上得2.5分,每低于0.5个百分点扣0.5分。 C1.小学、初中入学率(5分)。小学适龄人口都能按时入学。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6%以上。 B1.义务教育 普及水平 (5分) A1 入 学 机 会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