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秋学期九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2年秋学期九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时间:120分,分数:120分 一、语文知识积累及运用(20分) 1、下列词语中每组均有一个不正确的项,请选出并改正(4分) (1)A 分外(fèn) B 妖娆(ráo) C 红装素裹 D 一代天娇( )( ) (2)A 消逊(sūn) B 颤动(chàn) C 淅淅沥沥 D 温声细雨( )( ) (3)A 田圃(pǔ) B 禁锢(gù) C 润如油糕 D 弥足珍贵( )( ) (4)A 留滞(zhì) B 暗哑(àn) C 冰雪覆盖 D 朦朦胧胧( )( ) 2、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2分) A 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B 他活过的八十四年,经历了登峰造极的君主政体和曙光初现的革命年代。 C 上帝在这对男女的眼睛中看到了无与伦比的美和更大的力量。 D 日本文部省别具匠心地一再修改历史教科书,掩盖其战争罪行。 3、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 随着电脑的普及,网民越来越多,随之而生的网络性心理障碍也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B 我们要确保安全生产,防止万无一失。 C 出版界在出版创新方面进行了成功尝试并取得实践性进展不在少数。 D 当外国友人来到长寿艺术之乡如臬时,受到了当地人民的热烈欢迎。 4、下列说话最得体的一项是( )(2分) 在教室里,王飞忽然发现自己带的《悟空传》不见了,他说:“ ” A 哪位拿了我的《悟空传》? B 咳,这倒怪了,我的《悟空传》怎么说不见就不见啦! C 同学们,谁看见我的《悟空传》啦? D 我的《悟空传》自己长腿了了吗?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诗圣” B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司马迁 C 《家》《春》《秋》——“激流三部曲”——巴金 D 《红与黑》——法国——雨果 6、找出下列诗句中的双关谐音字并写出与之相应的字。(2分) ①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 ) ②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 7、试把“人生”分别比喻成“大海”和“天空”,仿写两个句子。(2分) 例句:如果说人生是一首优美的乐曲,那么痛苦就是其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音符。 仿句:(1) (2) 8、背诵默写(4分) ① 江山如此多娇, 。(毛泽东《沁园春·雪》) ②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③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④《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 , 。”意思一致。 二:阅读与理解 一、撒哈拉的变迁 ①“撒哈拉”在阿拉伯语中意为“大荒漠”。人类自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以来,最早提及“撒哈拉”这个词大约是在公元前430年。当时的希腊学者希罗多德在文献里第一次把“撒哈拉”描述成一片人烟稀少的大沙漠,今天的情形与2000多年前没多大改变:沙海茫茫,无路可寻;——。 ②然而“撒哈拉”并不是希罗多德笔下所描述的那样,自古就是不毛之地,这一点从撒哈拉沙漠中发现的史前壁画和岩画可以得到证明。大约在公元前5000 年至,公元前2500年, 撒哈拉处于一个绿茵时代,这里曾有过充沛的雨量,蓊郁的森林,青葱的草原,发达的畜牧业。 ③这片一度丰腴的沃土,而今为何面目全非呢?据科学家考察研究,这首先缘于“季风雨”的变化。大约在史前期的后期,季风雨从非洲西部厦中部把水分带到撒哈拉。公元前1 万年左右,撒哈拉草原越来越潮湿;公元前3500年左右,湖泊面积也越来越大。可是,从这以后不知什么原因,撒哈拉的季风雨却少了起来,降水量和蒸发量发生了丕可逆转的失调。 降下的雨水本已减少,又很快被太阳蒸发,水分难以积存,江河湖泊日益干涸。撒哈拉大草原就在这种温润期和干旱期的反复更迭中,逐渐演变成为大沙漠。 ④当然,撒哈拉的变化也无不与非洲最早的刀耕火种、乱伐森林、践踏植被有着密切关系。就这样,经过了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这里的植物枯萎退化。撒哈拉从热带的“稀树草 原”变成“干旷草原”,又从“干旷草原”变为沙漠。 ⑤撒哈拉

文档评论(0)

jsntrgzxy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