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环境学导论》教案教 学 内 容 (讲稿) 备注
(包括:教学手段、时间分配、临时更改等) 环境与环境问题
第一节 环境
一、环境的概念
在不同的学科中,环境一词的科学定义也不相同,其差异源于主体的界定。
1、哲学中的定义
环境是一个相对于主体的客体,它与其主体之间相互依存,它的内容随着主体的不同而不同。
也就是说环境是相对于中心事物而言的,与某一中心事物有关的事物,就是这个中心事物的环境。(surrounding)
2、环境科学中的定义
环境是以人类社会为主体的外部世界的总体。 “外部世界”是指:
人类已经认识到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与社会发展的周围事物。
它既包括未经人类改造过的自然界众多要素,如阳光、空气、陆地(山地、平原等)、土壤、水体(河流、湖泊、海洋等)、天然森林和草原、野生生物等;
又包括经过人类社会加工改造过的自然界,如城市、村落、水库、港口、公路、铁路、空港、园林等。
3、环境保护法中的定义
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和。
环境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这是一种把环境中应当保护的要素或对象界定为环境的一种工作定义。
其目的是从实际工作的需要出发,对环境一词的法律适用对象或适用范围作出规定,以保证法律的准确实施。
4、国际环境教育界提出了新颖而科学的“环境定义”
人以外的一切就是环境;
每个人都是他人环境的组成部分。
二、环境的分类
分为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
1、自然环境
是人类出现之前就存在的,是人类目前赖以生存、生活和生产所必需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总称;
即阳光、温度、气候、地磁、空气、水、岩石、土壤、动植物、微生物以及地壳的稳定性等等自然因素的总和;
2、人工环境
人工环境:人类活动的产物,包括社会环境和工程环境。
社会环境:经济、政治、文化组成。是人类活动的产物,但反过来又成为人类活动的制约条件,也是影响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决定性因素。
工程环境: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中创造出来的人工环境。
三、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一方面,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占据一定的空间,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
另一方面,人类的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的产物要排放到环境中。
第二节 环境问题
一、环境问题
1、环境问题的定义
(1)广义:由自然力或人力引起生态平衡破坏,最后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客观存在的问题。
(2)狭义: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使自然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反过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切问题。
2、环境问题的分类
环境问题分为原生问题和次生问题。
(1)原生问题:由自然力引起的,又称第一环境问题或自然灾害;
(2)次生问题:由人类活动引起的,也叫第二环境问题,它又分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类。
环境污染又可分为环境污染(如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等)和环境干扰(噪声干扰、热干扰和电磁干扰等)。
案例1:2010年3月28日我国的“时代周报”报道:
我国目前南旱北沙。3月中旬,当西南出现严重旱灾之时,来自西北新疆和甘肃的沙尘暴同时弥漫中国,影响范围远至长江以南的闽台地区,这再次引发民众对日益恶化的生态的担忧。在过去60年里,中国约有2.4万个村庄被流沙掩埋,而沙尘暴也日趋强烈。
案例2:2010年4月8日沙尘暴笼罩吉林省各地。
沙尘暴对人体的危害
沙尘和它的附带物(重金属、硫酸盐、有机物、病毒),首先对人的耳鼻喉、眼、皮肤进行刺激,随之进入呼吸道,对呼吸道、心血管系统等都有很大的危害。
3、环境问题的表现
(1)环境污染
包括大气污染、 水污染、土壤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噪声污染 放射性污染及海洋污染。(2)生态破坏 包括:
滥伐森林:对环境调节的功能下降;自然植被的破坏:水土流失、土壤荒漠化;
不合理的灌溉 :土壤盐碱化;
CO2、氟氯烃的排放:温室效应、O3层的破坏;
捕猎、环境破坏: 物种灭绝速度呈现加速的趋势。
4、环境问题的发生和发展
(1)萌芽阶段:工业革命前
那时人们只是天然食物的采集者与捕集者,但由于当时人类生产力低下,破坏能力有限,并且环境容量相对很大,因而对环境影响不大,是局部性的,容易恢复,环境问题并不突出。
(2)发展阶段工业革命至20世纪30年代前
随着人口的增加,农业、畜牧业的发展,人类改造环境的能力越来越强,环境问题随之发展并逐步加强。表现为:森林的大量砍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
(3)第一次高潮20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
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出现,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空前增强,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环境问题更加突出,震惊世界的公害事件接连发生,世界著名的“八大公害事件”大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