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层文化建设经验交流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做法和启示xxxx乡自古就有跳花灯、舞龙灯、唱傩戏、对山歌、贴对联和赛诗等民风民俗,早在1992年贵落花灯班就被四川省评为“xxxx一秀”,沈从文《边城》小说中的“中寨民族风情街古镇遗迹”保存完好。近年来,该乡围绕新农村建设,不断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健全基层文化体系,丰富群众文化活动,群众文化素质和健康生活意识明显提高,促进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一、主要做法重资金投入,建好共享和传播文化的前沿阵地。整合资金,打捆使用,推进文化设施建设。一是投入60万元建成330平方米的乡综合文化站,配套图书室、电子阅览室、排练厅、文化活动室,配齐电脑、投影仪、电视、照相机、音响等设备,特别是排练厅实现排练、交流、活动“一厅多用”。文化站全面实行对外免费开放,被文化部评为“国家一级文化站”。二是整合每年50万元集镇建设管理资金和50万元民生资金,投入120万元毗邻综合文化站建成占地318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配套标准化篮球场、羽毛球场和文化大舞台,因地制宜,紧邻广场建成230余米的登山步道,被群众誉为“中平的花灯广场和凤凰山”。三是投入10万元在6个行政村建成村文化室、农家书屋,其中,茶园村农家书屋被评为“重庆市优秀农家书屋”。重队伍建设,打造孕育和传承文化的基层力量。对文化工作做到有请必应、有难必帮,对文化人才高看一眼、厚爱三分。一是配齐乡文化站站长1名,落实体育、舞蹈等专业人才3名,人员配置实力雄厚,个个爱岗敬业,成为全乡文化建设的骨干。6个村文化室和农家书屋各配备1名文化管理员,其中茶园村管理员被评为“全国优秀农家书屋管理员”。二是注重发展“草根”演艺队伍,逐步形成贵落花灯班、贵兰傩戏班等8支乡土气息浓郁、看家本领过硬的艺术团体。鼓励“走出去”参加文艺演展和比赛活动,乡文化骨干队伍下村指导社团800余次。三是建立文化骨干力量传帮带机制,组织骨干培训4期72人次,发展文化骨干45名、演艺人员446名,如中寨村文体人员就达120余人,占全村总人数的10%以上,成为文化活动的先锋。重活动搭台,搭建演绎和品味文化的艺术载体。依托两级文化阵地,积极开展群众喜乐见闻的文化活动。一是日常活动普及化。综合文化站、文化广场对外开放时间和活动安排上墙公示。突出“健体提智”主题,坚持每日开展球类、棋类活动,广场坝坝舞普及花灯操、摆手舞;乡村周末影院按时播映,每月至少组织乡敬老院老人观影1场,累计播放31场次,惠及2800余人次;图书室藏书近万册,并作为乡中心校读书阵地,组织学生轮流阅览,累计参阅1800余人次,外借图书万余册次。二是特色活动品牌化。在综合文化站设立留守儿童心理咨询室和亲情视频聊天室,周末集中开放,免费提供心理咨询70人次、亲情视频服务55人次,撑起了留守儿童的心灵避风港;举办健康、家庭和法制教育讲座17期,405余名家长或临时监护人的监护能力得到提升。三是互动活动常态化。把文体活动延伸到毗邻村组,与一河之隔的迓驾镇马鞍村共同举办篮球友谊赛、苗王节文艺汇演、春节联欢晚会等,架起边区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纽带,成为全县“边区协作”的样板。二、几点启示不等不靠、强化责任抓认识是前提。xxxx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在土地、资金、人员等方面积极支持;广大群众自觉摒弃迷信习俗和生活陋习,自觉参与文化建设,构建起了上下联动、各方配合、全民参与的文化建设生动局面。事实证明: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把基层文化建设作为文化繁荣的内在动力和核心条件,重视和支持发展先进文化,才能从根本上为基层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整合资金、节约使用抓建设是重点。xxxx在文化阵地建设中,坚持每年实施一个项目,分步筹集资金,特别是集镇建设管理和民生工作两笔专项资金使用效益明显。同时,不盲目地贪大求洋,不一味地追求建设规模和装修档次,而是注重功能完备、经济适用,并预留了文化广场扩建用地。事实证明:只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开动脑筋,坚持节约节俭,切实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就能不断改善群众文化服务条件。务实创新、注重实效抓管理是关键。xxxx每年争取县级资金5万元,乡财政预算10万元,用于文化设施日常维修和文化活动补助,确保有限经费使用得当。同时,健全岗位职责、运行保障、群众监督和服务管理等制度体系,推进基层文化建设得到持续健康发展。事实证明:只有摈弃文化设施“形式主义”观念,走出“重建设、轻管理”误区,切实加强文化设施的管理维护和活动筹办,才能使文化阵地真正服务于民。立足农村、贴近群众抓活动是根本。xxxx在文化建设中,促进“送文化”向“种文化”转变,坚持群众主体地位,引导群众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使文化阵地成为群众汲取科学知识、塑造健康体魄的重要基地。事实证明:只有纠正“重物质载体、轻活动内容”的做法,立足农村,贴近群众,丰富文化活动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