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西大土河贾家沟煤业有限公司
2010年度探放水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第一章 矿井概况
第一节 交通情况和地理位置
山西大土河贾家沟煤业公司位于吕梁离石红眼川乡冯家村一带,属红眼川乡管辖。我矿工业广场距市区12km,并有柏油公路与城区相通,交通较为方便。井田属河东煤田,井田面积13.1501km2,批准开采4#、10#煤层,现基建10#煤层。
第二节 地表水及气候情况和地形地貌
山西大土河贾家沟煤业公司属黄河流域,三川河水系,井田内无常年性水流。本井田地处晋西北黄土高原,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冬季少雪,春季多风,夏季雨量集中,秋季阴雨天较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07.0mm,年最大降水量744.8mm年最小降水量327.3mm。降水量多集中在7、8、9三个月内。年蒸发量1482—1941mm,蒸发量大于降雨量,最高气温32.5℃,多出现在7月份,最低气温-21.7℃,多在1月份。11月份结冰,次年3月解冻,最大风速日平均3.1m/s。
井田地处晋西黄土高原,地形主要以黄土台、塬、峁、梁及黄土冲沟为主,侵蚀切割严重,地形复杂。最高处位于中东部,海拔1244.3m,最低处位于西边边缘,海拔1010m,最大相对高差153.9m,属低中山区。
第三节 地质地层情况
(一)地层
井田内地表几乎全为上第三系上新统(N2)、第四系中、上更新统(Q2+3)和全新统(Q4)所覆盖。根据区域资料,结合井田内钻孔中所见及井筒揭露的地层,由老至新综述如下:
1、奥陶系中统(O2)
以蓝灰色、灰色巨厚层状石灰岩及白云质灰岩为主,夹灰和黄色泥灰岩,灰岩致密、坚硬,质地纯净。顶部侵蚀面下有石膏带,厚度为20.79—31.44m,再下为深灰色角砾状灰岩,富含珠角石等化石。
2、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
该组地层厚度为27.86m。以灰色、灰黑色泥岩、砂质泥岩及灰白色砂岩组成,夹2层石灰岩,单层厚度在1.1—2.2m间,含蜓类化石,顶部含薄煤层。与下伏的奥陶系中统石灰岩为平行不整合接触。
3、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
该组地层厚度为100.31—116.13m,平均109.13m。下部为灰色砂岩,灰黑色砂质泥岩、泥岩组成,含10号、11号和12号煤层,其中10号煤为本区主要可采煤层。上部为三层石炭岩(L1、K2、L5)与灰黑色砂质泥岩、泥岩和砂岩等互层,灰岩富含腕足类动物化石,含6号、7号和8号煤层。基底K1砂岩为灰白色粗粒砂岩。与下伏本溪组整合接触。
4、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
该组地层厚度为62.20—67.83m,平均65.31m。为灰白色砂岩、灰色及灰黑色砂质泥岩、泥岩互层,砂岩多不稳定,由上而下含02号、03号、2号、3号、4下号、5号煤层。与下伏太原组整合接触。
5、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P1x)
井田内该组地层上部已被剥蚀。下部以灰绿色砂岩、砂岩泥岩为主,夹黑色泥岩薄层;上部为黄绿色砂岩、砂质泥岩,夹有灰色泥岩条带。与下伏山西组整合接触。
6、上第三系上新统(N2)
该地层不整合于下伏地层之上,区内广泛分布。厚度10—50m,平均30m。其上部为暗红色砂质粘土间夹2—3层钙质及豆状铁锰质结核,结核层中含动物骨骼化石;中部为棕红色砂质粘土,常夹1—3层1m左右的半胶结状砾岩;下部为一层胶结或半胶结的砾岩,砾石磨圆度好,分选性差,成分主要为石灰岩、石英岩,次为片麻岩,此层砾岩不稳定。
7、第四系中、上更新统(Q2+3)
上部为淡黄色粉砂土,垂直节理发育,下部为棕黄色砂质粘土夹10余层棕红色粘土条带及3—5层钙质结核。广泛分布于山顶或山坡。厚度为0—120m,一般60m左右。与下伏地层不整合接触。
8、第四系全新统(Q4)
近代冲、洪积层及砾石、卵石、砂及砂土的层状或混合堆积。厚度为0—20m。与下伏地层不整合接触。
(二)含煤地层
含煤地层主要有石炭系上统太原组与二叠系下统山西组,由老至新分述如下。
1、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
该组地层可分为两段,从下至上可称为:碎屑岩含煤段和碳酸岩含煤段。
⑴碎屑岩含煤段
包括太原组底部的K1砂岩至L1灰岩底部之间的一段地层。本段地层厚度为82m。以泥岩、粘土质泥岩、粉砂岩、细粒砂岩和砂质泥岩为主,夹有砂质泥岩、薄层中细粒砂岩和石灰岩,含8号、10号、11号和12号煤层。底部的K1砂岩为灰白色粗粒长石石英砂岩。
⑵碳酸岩含煤段
包括L1灰岩至L5灰岩之间的一段地层。本段地层厚度为27.13m。主要由三层灰岩组成,灰岩厚度占到整个岩层厚度的60%以上。三层灰岩的层位厚度都比较稳定,从下而上依次为L1灰岩、K2灰岩、L5灰岩。灰岩与灰岩之间夹有泥岩及6、7号煤层。
2、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
为灰白色砂岩、灰色及灰黑砂质泥岩、泥岩互层,砂岩多不稳定,由下而下含02号、03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