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生命教育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递生命的气息!——泰戈尔 爸爸,我总是和您抢电视,不过您放心,我再也不会和您抢电视了,也感谢您抚养了我这么多年。 我的东西全部交给父母,我感谢父母给我的一切,虽然相对父母的悉心照顾,这些钱财显得微不足道,我的衣物、文具、我收藏的邮票隔壁的王胖早就想要,唉,就给他吧,这个世界上,一定有需要这些东西的人吧! 上帝啊,再多给我一点时间吧,我希望能再和大家相处一段时间,我不会嫌爸爸妈妈啰嗦,我也不再嘲笑表哥成绩好体育差,到这个时候,我真后悔没有好好地对待毫无怨言养育我的父母,我真的舍不得离开大家,我多么希望时间能停止在这一刻,那样我就不必死了。预立遗嘱 生是死的开端,死是生的延续。 大学生,博士后;做生意,也顺手。坐洋车,住顶楼,这一生无烦忧。 他以前是个胖子,但是现在他和所有睡在这里的人一样有骨感。 斯人于世,乐天安命,知书达理。虽棋琴书画无所通,天文地理无所晓,然少志于学,有所获。壮务于劳,有所成,惜时如金,仁信兼重也。及其暮年,寄情山水之间,尽享田园山林之趣,快然自足,乘化而终。自曰:不求有功于世,但求俯仰无愧 。我的墓志铭 死亡教育 死亡教育是使人们获得死亡的知识,让人们对死亡有一个科学的认识;提高人们为濒死病人提供帮助的能力;减少青少年的意外死亡的一种教育内容。是生命教育的起源。 死亡教育可以帮助人们正确地面对自我之死和他人之死,加深人们对死亡的深刻认识,并将这种认识转化为珍惜生命、珍爱健康的强大动力,进而提高自己的生命和生活质量;有意识地提高生命质量。 生命教育的起源和发展 生命教育的先驱,可以追溯到美国的死亡学(Thanatology)及死亡教育(Death Education )。 1968年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首次明确提出生命教育的思想 ,并且在美国加州创建“阿南达村”学校,倡导和实践生命教育的思想。 1979年,澳大利亚悉尼成立了“生命教育中心”(LEC)。是西方国家明确标举的生命教育概念。 日本称生命教育为“余裕教育”,其主题为热爱生命。于1989年修订的新《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以尊重人的精神和对生命的敬畏之观念来定位道德教育的目标。台湾:20 世纪末 ,我国台湾教育界也将死亡教育和生死教育引入、整合 ,称为生命教育 。建立了全球生命教育网站和相关资料库,设立了“生命教育委员会”,并确定2001年为“生命教育年”。2006年起生命教育已列入台湾高中正式课程选修课。香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生命教育起步也较快 ,编写有《爱与生命》教育系列材 ,教育的方法和形式也灵活多样。国内:20世纪90年代,国内教育研究领域开始关注生命教育。生死观 你相信人能够死而复生吗? 国内青少年自杀意念的发生率 国内青少年自杀计划的发生率 不同年级青少年的自杀意念情况 年级 自杀意念 认真意念 自杀计划 自杀未遂 小五年级 18.16 9.80 4.87 0.86 六年级 19.77 12.79 4.62 2.5 初一 23.69 15.67 6.05 1.13 初二 23.44 15.04 5.38 1.35 高一 31.88 20.82 7.77 1.55 高二 37.93 21.55 8.4 5.88 我国每年至少有 25万人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我国15 岁以下未成年人每年意外死亡有 40~50 人万之多 ,其中相当一部分是自杀。——2008中国红十字会调查数据 自杀已成为 15至 34 岁人群的首位死因。——第二届中美精神病学学术会议 上海市:2004年颁布了《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筹建上海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中心,提出大、中、小学都将开设生命教育课。 辽宁省:2004年12月启动中小学生命教育工程,制订了《中小学生命教育专项工作方案》,以此作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有效载体。 湖南省:2005年颁布《湖南省中小学生命与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开展专项教育。 黑龙江省:2008年《黑龙江省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意见》,纳入教学计划,确保每周的课时数。 把生命教育与灾后教育重建有机结合,通过生命教育,把灾难作为一种正向的教育资源,发掘灾难背后积极的生命意义,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价值感,加快灾后重建新家园的速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生命教育是什么“生命教育”——是通过选择优良的教育方式,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开发生命潜能,培养生存技能,提高生活品质,提升生命价值,使广大中小学生成为充满生命活力、身心和谐发展的个体的教育活动。重点帮助学生认识与适应人的生命中的几对重要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人与他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把握个体生命成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