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网络诈骗犯罪及预防.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见网络诈骗犯罪及预防 网络诈骗犯罪是犯罪分子借助于手机、固定电话、网络等通信工具和现代的网银技术实施的非接触式的诈骗犯罪。网络诈骗是一种高智能的犯罪,具有非接触性、多样性、隐蔽性、欺骗性、发案高、损失大的特点,使人们难以分辨,给受骗群众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同学们学习和生活的安全,我在此整理了一些常见的诈骗类型及预防方法,供各位同学参考。 常见网络诈骗种类一、QQ诈骗 QQ诈骗是冒充QQ好友向线上好友借钱。案犯使用黑客程序破解用户密码,然后冒名顶替向事主的聊天好友借钱,如果对方没有识别很容易上当。一般受害人的qq中都有好友分组、备注,如亲友,同学,朋友等,犯罪分子冒充事主的亲友,谎称车祸、读书急需用钱,发银行账号过来要受害人大额汇款。QQ诈骗犯罪手法QQ诈骗案例 李某在欧洲读书,案犯获取了李某的QQ号码,查看到QQ中其姨妈张某在线,于是以李某的口吻与张某聊天,以急着要交学杂费、生活费为由,要张某汇款20万,张某误以为聊天的是外甥李某,不加思考直接汇款20万到案犯指定的银行账号。此类QQ诈骗犯罪现在非常普遍,案犯只要登录上了事主的QQ,将会冒充事主身份、口吻对事主QQ上亲近的亲友,有可能还同时诈骗多人。1、通过电话联系QQ好友本人。2、核实对方银行账号户名。3、QQ好友本人无法联系,不急于汇款,发问“索款人”QQ本人的年龄、电话、亲属情况、就医就学地址。4、对QQ信息中 的可疑网络链接,不要轻易打开。QQ诈骗防范提示二、冒充身份诈骗 现在公民的个人身份信息泄露严重,比如3亿QQ信息,淘宝信息、宾馆会员信息、手机信息等,案犯网上获到这些信息后,通过网络拨号软件,伪装成110,120等号码,拨打受害人的电话(能叫出受害人姓名),冒充公、检、法、司、社保、邮政、熟人、领导、医院工作人员进行诈骗。冒充身份诈骗犯罪手法冒充通信部门工作人员冒充司法人员冒充公安机关冒充社保部门冒充邮政部门冒充熟人冒充领导“你好,我是XX电信公司工作人员,你的电话已经欠费XXXX元,请你尽快补请所欠话费,详情请咨询 XXXXXXXX。”冒充通讯部门工作人员“你好,我是XX公安局派出所所长,你的儿子因涉嫌贩毒已经被我们抓了,现需要你们缴纳保证金才能释放。”冒充公安机关“你好,我是XX法院的工作人员,这有一张你的传票,你的个人信息已经泄漏,嫌疑人使用你的身份信息在进行作案,请你配合我们的调查,现要对你的账户进行冻结,请你将你名下账户的资金转入我们的安全账户。”冒充司法人员诈骗人发短信或拨打电话,谎称受害人有一份社保补贴金未领取或受害人社保卡出现异常 “你好,XXX社保局通知:你有一份社保补贴金未领取,请及时办理,详情请致电:0573-*******或你的社保卡出现异常,请致电: 0573-*******查询”诈骗人要求受害人拨打电话提供银行账号、密码 冒充社保部门诈骗人发短信或拨打电话,谎称受害人有一份邮包未领取,要求尽快领取并提供所谓查询电话 “您好,我是邮局的,这有您一个包裹,请速来领取,详情请致电:0573-*******”诈骗人以受害人邮包涉毒为由要求受害人拨打所谓的报警电话并向受害人提供“安全账户” 冒充邮政部门“XXX,你好啊,猜猜我是谁啊,你不记得我了?我是你的老朋友XXX,我现在因为赌博被派出所抓了,需要用点钱摆平这件事,请给我汇点钱来。”冒充熟人“你好,我是XX局的领导,我现在在外地出差,我儿子刚出车祸了,现在急需要用钱,请你给我汇1万元到XXXXXX账户。冒充领导1、确认真伪及对方身份真实性。2、确认身份要多问几个私密问题。3、不要主动猜测对方是谁。4、不要盲目答应对方要求。5、到相关部门具体办公地点咨询。6、通讯、司法、社保、邮政等部门不会通过电话询问群众转账。冒充身份诈骗防范提示三、网络购物诈骗 是指事主在互联网上因购买商品时而发生的诈骗案件。案犯建成模仿淘宝、京东等购物网站,低价发布商品销售信息,诱骗事主上当,有作案手法有3种:网络购物诈骗1、多次汇款。案犯开始低价出售、未收到货款或提出要汇款到一定数目方能将以前款项退还等各种理由迫使事主多次汇款。案例: 案犯在网上发布出售四、六级英语考试答案信息,附联系QQ,价值300元,学生甲信以为真,案犯条件是甲打款300元就发来试题压缩包,甲同意并打款300元,收到一加密文件,甲问案犯密码,案犯称要密码还需3000元,甲打款3000元。甲收到密码后错误,案犯称又需打款3000元,才能得到完整密码,甲才意识受骗。2、假链接、假网页。案犯为事主提供虚假链接或网页,交易往往显示不成功,让事主多次汇钱。有时事主打款显示不成功,案犯还会引诱事主打开QQ远程,直接操作事主的电脑进行转账。 案例: 周某在淘宝网购物时,在一家名为“小C鞋铺”的店铺看好一款手机,对方让其加QQ并发了一个链接,周某打

文档评论(0)

11922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