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第五单元测试卷..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年级 语文 第五单元检测题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 分 得 分 评卷人 注意事项:本试卷共五个大题25个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得 分 评卷人 一、基础知识运用(共35分,1—5题每小题3分,共15分;第6小题8分。第7——9小题12分)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骸(hài)骨 潜(qián)行 档(dàng)案 葱 茏(lóng) B.啮 (niè) 齿 朦 胧(lóng) 顷(q?ng)刻 圆 弧(hú) C.谚 (yàn) 语 狩(shòu)猎 喑(yīn) 哑 窸 窣(sū) D.篡 (cuàn)夺 溯 (sù) 流 椭(tuǒ) 圆 铁 耙(pá) 2、下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蝈蝈非常勇敢地纵身追捕蝉,而蝉则惊慌失错地飞起逃窜。 B.《大禹治水》的故事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 C.面对中考的压力,同学们有的通霄达旦的学习,有的无忧无虑的玩耍。 D.一到假期,长城,九寨沟等闻名暇迩的景点都会出现“人挤人”的状况。 3、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非也非也。”李叔同淡淡一笑,“咸,有咸的滋味;淡,有淡的妙处。 在我看来,好坏都是福”。 B.人,稍不留意就会被绳子束缚住。那么,在俗世里,绳子指的是什么 ?金 钱,权力,欲望?是,都是。 C.信赖感靠什么建立?我觉得这里面一定有非常复杂的成分吧:比如诚实、信仰、善良、默契、温情……等。 D.雅安地震中李永刚的事迹告诉我们:当你抱着侥幸等待,你很可能受到命运的虐待;当你抱着危机谋划,机遇就不会从你身边走远。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左拉的微笑总使人感到有点嘲讽,高高翘起的唇沟,又十分身份滑稽可笑。 B.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自卫,中国人民是赞成限制核扩散的国家之一。 C.莫泊桑总是听取福楼拜的积极的讲解。 D.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的原因,是千千万万人努力的结果。 5、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化石吟》通过化石为我们展示了远古的景象,歌颂了大自然的神奇。 B.《看云识天气》是一片科普性的说明文,既教会了我们如何看云识天气,又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带我们走进了一个奇妙无穷的云彩世界。 C.《绿色蝈蝈》中,作者只是通过介绍蝈蝈的习性让读者了解蝈蝈这一昆虫。 D.《河中石兽》的作者是清朝著名学者纪晓岚。 6、根据提示默写(共四题,选做两题,在所选题上划√,多答以最先两题计分。) (1)《河中石兽》中阐述“遇到什么问题如果你没有全面的了解它就主观臆断是不可取的”这一观点的句子是 , , , ? (2)《观书有感》中朱熹用 ? 。说明了光鲜的外表必须依靠纯净的内心才能存在。 (3)晏殊的《浣溪沙》中对仗最为工整,表达词人淡淡忧伤的句子是 , 。 (4)《如梦令》中写才女李清照因为醉意未消,乘船回家时误入了荷花深处,而惊动了水鸟的热闹场面是 , , 。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以下三个小题。(12分) 河中石兽 纪昀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niè)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置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yì)断欤(yú)? 7、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每词1分,共3分) (1)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啮: · (2)转转不已 已: · (3)可据理臆断矣 臆断: ·· 8、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文档评论(0)

yxnm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