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BIM技术於建筑动力中心空间配置之研究.doc

应用BIM技术於建筑动力中心空间配置之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應用BIM技術於建築動力中心空間配置之研究 李炳宏 吳中期 林羿均 吳翌禎 摘要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關鍵詞:、、 一、前言 隨著人們對生活的要求逐漸高,使得現代建築之機電系統設計醫院、旅館、商業辦公大樓、科技廠、等機電系統趨複雜化。機電系統種類繁多界面衝突點多機電施工過程當中常有施工空間干擾、施工順序紊亂之情形,管路配裝與設備安裝順序無統一準則可供參考,常需拆除重做工項,因而導致專案成本增加、工期壓縮與品質降低李冠文。隨著BIM技術發展漸趨成熟,孫瑩琁BIM架構下建構一符合建築專案施工度之排程,讓機電系統元件施工界面與結構建築系統之施工項目充分結合,以施工衝突以及變更設計情況BIM模型中產出設計資訊,以大幅減少各設計介面衝突,使工程成本有效降低,並提升設計作業效率。Khanzode等人(2008)以實際一健康中心工程案例為例,說明如何透過視覺化環境,解決機電系統實務設計或施工上界面整合的問題二、 2.1BIM基本概念 BIM並非一種軟體,而是利用新世代設計軟體工具與解決方案之一種技術與策略(Autodesk等,2010),BIM是由Building(建築)、Information(資訊)、Modeling(模型)字首所組合而成,意旨整合建築生命週期中從規劃、設計、施工、營運維護至拆除的所有資訊,包含幾何資訊、地理位置、尺寸規格、工程排程、周遭環境等,並根據使用者需求透過統計、分析及模擬等方法,最後將其結果利用多維度(如3D、4D、5D...等)的視覺化方式呈現出來,主要協助有效率的解決建築生命週期過程中所遭遇的相關問題(陳育萱等,2012)。換言之,BIM模型包含建築物的圖形及非圖形屬性資料,包含材質色彩等展示效果,且能依需求查詢工程資訊並提供管理,並且支援統計分析、模擬、動態導覽等行為。對於以往CAD之點線面資訊,BIM賦予其模型之性質及物件參數,形成參數化物件連結相關資訊,實現資訊共享及協同作業,如同於虛擬的環境中賦予生命,可提升工程效率及品質,是以往2D圖面為主之CAD較難達到的(唐清浿,2008)。在營建管理的角度,BIM亦提供了一個整合平台,不僅能有效的整合建築模型且清楚管理工程內容,還能減少各種協調不足所造成的窘境及溝通所浪費的時間,以此技術來協助建築工程有效率的達到減少錯誤、降低成本、縮短工期之目標。 2.2動力中心BIM模型 本研究主要以動力中心機房為例,並將其BIM模型拆分為結構、建築以及機電相關設備三大類,如圖1所示,其餘細項因不會造成空間衝突問題,故不列入考量。結構部分包含柱、梁、樓板等構件。建築部分主要以混凝土隔間牆規劃出一個機房空間,並設置機械室專用且常用的雙開式防火門,以描述日後機電相關設備的進出空間。而機電設備部分,將動力中心常用相關機電設備配置於機房空間中,如高低壓配電盤箱體、空氣斷路器、匯流排、電纜線架、金屬導線管等,以供後續空間衝突模擬與分析之用。 柱 樑 樓板 牆 防火門 通風口 高低壓配電盤箱體 變壓器 ACB空氣斷路器 Bus Way 匯流排 Cable Tray電纜線架 EMT金屬導線管 圖. 動力中心主要BIM構件 圖. 動力中心BIM模型 三、動力中心空間配置評估方法 本研究所提動力中心空間配置評估方法,主要建構於BIM模型之上,考量有可能產生空間衝突之影響因子,並分別探討動力中心於設計階段、施工階段與營運階段可能發生之空間衝突種類,以提供未來相關單位對於動力中心空間配置參考使用,相關內容分述如下。 3.1空間配置影響因子: 如圖3所示,本研究透過專家訪談與工程訪查,實際了解動力中心之機電系統於設計階段、施工階段與營運階段所可能產生空間衝突之影響因子,定義與說明如下。 樓層高度: 傳統配電盤配置僅依現有平面空間進行配置,較少考量整體美觀及日後維修保養及預留擴充空間。應用BIM技術後,可直接由3D立體環境中了解設備尺寸大小與建築物空間與高度是否有空間衝突之狀況存在,所以此項被認為為空間衝突首要影響因子。 梁下淨高度: 除樓層高度影響因子之外,一般來說動力中心皆以大面積方式設計,基本上皆會加強大梁之尺寸和面積,大型設備需考量梁下淨高,以免產生無法放置或是空間不足之問題。今於設計階段導入BIM技術時,3D視覺化環境就可以直接反應出梁下淨高度之問題,也可提早了解尚有多少高度及空間可供日後擴充用。 通道尺寸: 通道空間於施工階段不易發掘有空間不足或衝突問題,其發生衝突之時間點卻都是落在營運維護階段中,當設備需汰舊換新或大型設備部分拆卸,更新時才會驚覺通道尺寸不足之問題。應用BIM技術將可先擬真其中最大型器具或設備故障或需拆卸搬運時之動線

文档评论(0)

11922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