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演绎一道亮丽的风景——对诗歌教学的思考
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横路乡清水小学;nbsp; 周文岳 [摘要] 小学诗歌教学要以兴趣为导向,以直观为手段,以理解为基础,以说话为方式,以写作为目的,以求观察、说话、诵读、想象、写作五位一体。[关键词] 小学诗歌教学nbsp; 想象; 诵读nbsp;nbsp; 情境 在壮丽的山河锦绣图中,溶进颗颗喜悦、自豪的心灵;把充满哲理的教导写进生活的画卷里;请枯燥的知识变成歌,牵着你的手走;让平平淡淡的生活释放光彩,犹如和着歌,迈着步,跳着舞,追着风,这就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诗歌。它融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于一体,给孩子们以美的熏陶和启迪,深受学生们喜爱。 可它虽美,却是一枝带刺的“玫瑰”:其一,古诗由于语言高度凝练,加之古今汉语的差异,给学生的理解造成障碍。至于体会意境,感受它的魅力也就更难了。其二,现代诗歌的内容与诗句都具有一定的跳跃性,要把握诗歌的内涵有一定难度。再者,诗歌教学不像其它阅读教学,内容相对单一,可挖掘的语言训练因素相对减少。每次上诗歌,我都觉得若有所失。 于是,我作了多次尝试,确立了“125”体系,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即一个中心:训练;两个基本点:由说到写,由读到想;五个要素:以兴趣为导向,以直观为手段,以理解为基础,以说话为方式,以写作为目的,以求观察、说话、诵读、想象、写作五位一体。 一、身临其境,心领其意 古人云:启其蒙而引其趣。兴趣是求知的导向,情之所钟,金石为开。根据小学生思维的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加强诗歌内容的直观性、可视性。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快速地理解诗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趣从中来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教师要充分利用插图、课件等媒体,配以与诗歌内容相符的音乐渲染气氛,把诗歌内容的美展现给学生。(叙事性强的诗歌可编排成小品)运用这种手段,使学生快速“入境”,创造学习的契机。 镜头一:《快乐的足球赛》 我首先出示插图,看图说话,从图中学生很容易发现,这图中画的是踢足球的场面,由此引出真正足球赛的种种规则的认识。再又与图中的足球赛进行对比,此时,学生马上观察到这场足球赛与一般足球赛的不同:场中有只小花狗,人物中竟还有两个围着肚兜的小娃娃,但从人物的表情来看他们是相当快乐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景呢?学生的疑问产生了,学习课文的兴趣也浓厚了。 镜头二:古诗:《春居》 这首诗用孩子们散学后放风筝的情景渲染了明媚的、充满勃勃生机的春光。对于放风筝,学生们是很喜欢的,而且也是很熟悉的。因此,我就请学生谈谈自己放风筝的故事,此来激发他们相应的情趣。在此基础上,请学生结合诗句和自己的经历,画一幅《纸鸢迎春》图。学生们兴致颇为浓厚,纷纷动笔想象创作。接下来,我请了几位学生把作品投影在屏幕上,并简要说说自己的想法。听了孩子们的叙述,我不禁被他们的天真、活泼所感动了。有位学生画了几个放在草地上的书包,他说是因为孩子们急着放风筝,所以连家也顾不得回了。这个想法简直妙不可言。还有几位学生指出了读本上插图有不对的地方,例如柳条画得不该那么斜,因为春风是如此的轻柔等。在想想、画画、说说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到诗歌渲染的情境中。 2、意从彼出 在有形的世界里,学生们用他们的心灵之窗去洞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挖掘美。在诗歌优美(有趣)的意象前,学生们不由自主地运用了观察,启动了大脑。教师不妨顺水推舟,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中的事物,然后进一步描绘所见事物的情态,同时出示相应的诗句(诗节),这样图文对应,学生对诗歌的内容很快心领神会。通过看图说话的形式,理解诗歌的意思。同时这也是对诗歌意境的提示。这种方式特别适用于古诗教学。 镜头一:古诗教学:《山行》 我首先出示课文插图,让学生找出图中的景物。这比较容易,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树林、人家、车、白云、石阶、人……接着,择其要,把与诗中相关的事物按顺序板书: 石径 白云; 人家 车;nbsp;nbsp; 枫林 叶 然后,指图进一步描绘:石径是怎样的?(弯弯曲曲,伸得很远,好像一直通向山顶。)把板书补一补,出现第一句诗句:远上寒山石径斜。人家出现在什么地方?(白云缭绕的地方)出示第二句诗:白云生处有人家。车是停着的,从车上走下一个人,观察他的动作,想一想他在干什么?(观赏枫树林。)他为什么要来观赏枫林呢?(因为他喜爱枫林。)出示第三句:停车坐爱枫林晚。你看,枫林里的枫叶怎么样?(火红火红的,像一片彩霞,飘落的枫叶又像蝴蝶在飞舞。)那你知道枫叶是在什么季节变成红色的?(秋天)出现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红。按照这样的步骤,当整首诗出现时,学生就能从刚才的观察说话练习中大致明白其意义了。同时,这种方式又锻炼了学生观察、说话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最后,教师在上述基础上,作补充介绍:这首古诗就是唐代诗人杜牧写的《山行》,帮助学生了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