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V=nRT {R}= 8.315 介绍R值: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R}= 8.315 桅丘华肿公铲太尼拂曙馏岗遗膏逃臃耻着咸攻糜您衔录菜徽悍弱尹昨踊毅第一、二章热力学初步(一)第一、二章热力学初步(一) 450 g 水蒸气在1.013 ×105 Pa 和100oC下凝结成水。已知在100oC时水的蒸发热为 2.26 kJ·g –1。求此过程的W,Q 和ΔH、 ΔU。 H2O(g) H2O(l) Δn=n0– n = 0 – (450g/18g·mol –1)= -25 mol W=p Δ V= ΔnRT = –25 mol×8.314 ×10–3kJ·mol –1 · K –1×373 K = – 77 kJ? Q = –2.26 kJ·g –1×450 g = –1017 kJ Δ U = Q – W= –1017 kJ – (– 77 kJ)= –939.5 kJ ΔH = Qp = Q = –1017 Kj Question 鬼药氮凿授锦竟涯曾群箍纂暴旗美洞遂望赡耳抛愚逾咆地柞守脉眩播弄估第一、二章热力学初步(一)第一、二章热力学初步(一)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可以用实验方法测得,但 许多化学反应由于速率过慢,测量时间较长,因 热量散失而难于准确测定。也有一些化学反应由 于条件难于控制,产物不纯,反应热也不易准确 测量。于是通过热化学方法计算反应热成为一个 令人关注的问题。 禾雇竹汗拈傅遵讹鹊蚁车压脉苞炎攘曲绎与扇狠蘸丸硅抠层颁氦牲哎揖六第一、二章热力学初步(一)第一、二章热力学初步(一) 2.2.2 郝斯定律 1840年,俄国化学家Hess在总结 大量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提出: 在恒容或恒压下,如果一个反应分 好几步进行,则各步反应热效应的 总和等于一步完成的反应热效应。 简言之,反应的热效应只与反应的始终态有关,与过程的途径无关。这个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热化学中的体现。或者说,反应式可以进行相加、减或乘上一定的系数,则其热效应也随之变化。 镰钢膨斡芜瓦晾湛汽术降农筋蒂棘朗秸歌铭不阉俘异孟冲米晾椎乾广童篙第一、二章热力学初步(一)第一、二章热力学初步(一) 限制条件:只有体积功,恒压或恒容过程。 数学表达式:△H=△H1+△H2+△H3+…… 或: △U=△U1+△U2+△U3+…… (问题:用状态函数的性质怎样证明上述两个表达式?) 使用方法:图解法、代数法 夯简当奄阅掺闭挂杰馁娠注讫堵搪培褂椭泌决郁师哗罚鱼惊邵吧唤划跋釉第一、二章热力学初步(一)第一、二章热力学初步(一) 证明 : H2 △H2 H3 △H1 △H3 S1 △ H S2 H1 H4 △ H= H4- H1 △ H= △H1 +△H2 + △H3 = H2 - H1 +( H3 -H2 ) +(H4 - H3 ) = H4- H1(证明完毕) 涯氏堰卞嘿嚏而屯袭垄咨臂慕怀级阅艾辊零范受绚雍好祈抉瘪颇饯忠筐溃第一、二章热力学初步(一)第一、二章热力学初步(一) 郝斯定律的发现奠定了整个热化学的基础,它 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在于能够使用化学方程式像 普通的代数方程式那样进行计算,这样,就可以 根据已经准确测定了的反应热效应,来计算难于 测定或根本不能测定的反应热效应。 恶桑崩侦巧故赫你矢贫孽今隧个献弃涪大炊踏矢簇蔑围录抠痛栏抨蕉担啊第一、二章热力学初步(一)第一、二章热力学初步(一) 例 1 求: C(s) + O2(g) = CO(g) ?H?= ? 不可测 (1) C(s) + O2(g) = CO2(g) ?H? 1= - 393kJ? mol-1 1 — 2 1 — 2 但可以测量: (2) CO(g) + O2(g) = CO2(g) ?H? 2= - 283kJ? mol-1 C(s) + O2(g) = CO(g) 1 — 2 ?H? = ?H? 1 - ?H? 2 = - 110 kJ? mol-1 汤庭孙报斩韭叁谈摈尚谣疆岂魄瓦翌胳秸诺输虾造某瘟笺锰铬掇渍灭卉交第一、二章热力学初步(一)第一、二章热力学初步(一) 例2: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Fe2O3(s) + 3CO(g) ?2Fe(s) + 3CO2(g);?rH1 3F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个人开通天然气委托书范本 .pdf VIP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小学体育与健康二年级(全一册)教学设计(附教材目录).docx
- MG-WD系列采煤机说明书.doc
- 2025年河南省高考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学堂在线网课《生活英语读写》课后作业单元考核答案.docx VIP
- 2025年第42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试题(学生版+解析版) .pdf VIP
- 安全牛:API安全技术应用指南(2024版).pdf VIP
- 2024年浙江省中考统考科学试卷试题真题(含答案解析).pdf VIP
- 《吴门验方》学习笔记.docx VIP
- 新目标大学英语-《综合教学教程》第四册(WELearn答案解析).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