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附件8
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奖励办法实施细则
(2009年3月25日常务理事会通过)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奖励范围和评审标准
第三章 评审组织
第四章 推荐
第五章 评审
第六章 异议及其处理
第七章 授奖
第八章 附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做好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工作,保证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审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评审质量,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奖励办法》(以下称奖励办法),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适用于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的推荐、评审、授奖等各项活动。
第三条 中华中医药学会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鼓励团结协作、联合攻关,鼓励自主创新,鼓励攀登中医药科学技术高峰,促进中医药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结合,促进中医药科技成果为人民健康服务,加速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第四条 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的推荐、评审和授奖,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实行科学的评审制度,不受任何组织和个人非法干涉。
第五条 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是授予中医药科技工作者或组织的荣誉,对同一项目授奖的集体和个人按照贡献大小排序,在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中从事管理和辅助工作的人员或者单位不得作为获奖者。授奖证书不作为确定科学技术成果权属的直接依据。
第六条 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负责评审工作。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第七条 中华中医药学会在中国境内享有依法开展中医药科学技术奖励活动和在公开出版物、媒体上如实宣传报道及编辑、整理、印制汇编、光盘的权利,未经中华中医药学会授权的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开展任何涉及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的宣传活动。
第二章 奖励范围和评审标准
第八条
一、《奖励办法》第七条(一)所称“重要科学发现”应具备下列条件:
1、前人尚未发现或尚未阐明;
2、具有重要科学价值;
3、得到国内外中医药学界公认。
其中“前人尚未发现或尚未阐明”,是指该项科学发现为国内外首次提出,或者其科学理论在国内外首次阐明,且主要论著为国内外首次发表;
“具有重要科学价值”,是指该发现在科学理论、学说上有创见,或者在研究方法、手段上有创新;对于推动学科发展有重要意义,或者对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得到国内外中医药学界公认”,是指主要论著已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核心期刊上发表或者作为学术专著出版两年以上,其重要科学结论已为国内外同行在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尤其是重要学术刊物以及学术专著所正面引用或者应用。二、 在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中完成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项目的授奖等级根据科学发现程度、主要学术思想和观点被他人认可的情况、主要论文和专业著作的影响以及对推动学科发展的作用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评定标准如下:1、在科学上取得了突破性、综合性的进展,学术上属国际领先,并为学术界所公认和广泛引用,推动了本学科或相关学科的发展,或者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可以评为一等奖;
2、在科学上取得重要进展,学术上属国际先进水平,并为学术界所公认和引用,推动了本学科或其分支学科的发展,或者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有较大影响,可以评为二等奖;
3、在科学上取得较大进展,学术上属国内领先水平,并为学术界所公认和引用,推动了本学科或其分支学科的发展,或者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有影响,可以评为三等奖。
第九条
一、《奖励办法》第七条(二)所称“产品”包括各种医疗仪器、设备、器械、工具、零部件以及新药品;“工艺”包括中医医疗卫生领域的各种技术方法等;材料包括用各种技术方法获得的新物质等;“系统”是指产品、工艺和材料的技术综合。奖励范围不包括仅依赖个人经验和技能、技巧又不可被他人重复实现的技术。二、《奖励办法》第七条(二)所称“重要中医药技术发明”应具备下列条件:1、前人尚未发明或尚未公开;2、具有先进性和创造性;
3、已创造显著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
其中“前人尚未发明或尚未公开”是指该项技术发明为国内外首创,或者虽然国内外已有但主要技术内容尚未在国内外公开出版物、媒体及各种公众信息渠道上发表或者公开,也未曾公开使用;
“具有先进性和创造性”,是指该项技术发明与国内外已有同类技术相比较,其技术思路、技术原理或者技术方法上有创新,技术上有实质性的特点和显著的进步,主要性能(性状)、技术经济指标、科学技术水平及其促进科学技术进步的作用和意义等方面综合优于同类技术;“经实施,创造显著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是指该项技术发明成熟,并实施应用两年以上,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三、在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中完成中医药学技术发明项目的授奖等级根据新颖性与创造性、技术先进性、成熟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专业技术人员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考试参考答案.doc
- 专业技术人员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考试试题.doc
- 专业技术人员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考试试题新.doc
- 专业技术人员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以及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考试试题题库.doc
- 专业技术人员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考试试题答案8.doc
- 专业技术人员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考试试题部分答案.doc
- 专业技术人员提高情商(继续教育)2011.doc
- 专业技术人员新世纪科学技术发展与展望必过题库四.doc
- 专业技术人员心理健康练习.doc
- 专业技术人员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考试试题题库.doc
- CNAS-CL63-2017 司法鉴定-法庭科学机构能力认可准则在声像资料鉴定领域的应用说明.docx
- 12J7-3 河北《内装修-吊顶》.docx
- 12N2 河北省12系列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燃气(油)供热锅炉房工程.docx
- 内蒙古 12S8 排水工程 DBJ03-22-2014.docx
- 山西省 12S10 12系列建筑标准设计 管道支架、吊架.docx
- 16J601-木门窗标准图集.docx
- 12J8 河北省12系列《 楼梯》.docx
- CNAS-GL37 2015 校准和测量能力(CMC)表示指南.docx
- CNAS-RL02-2016 能力验证规则.docx
- 津02SJ601 PVC塑料门窗标准.docx
文档评论(0)